大将军之与单于会也,而前将军广、右将军食其军别从东道,或失道,后击单于。大将军引还过幕南,乃得前将军、右将军。大将军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前将军广,广自杀。右将军至,下吏,赎为庶人。大将军军入塞,凡斩捕首虏万九千级。是时匈奴众失单于十馀日,右谷蠡王闻之,自立为单于。单于后得其众,右王乃去单于之号。
骠骑将军亦将五万骑,车重与大将军军等,而无裨将。悉以李敢等为大校,当裨将,出代、右北平千馀里,直左方兵,所斩捕功已多大将军。军既还,天子曰:“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粥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章渠,以诛比车耆,转击左大将,斩获旗鼓,历涉离侯。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师率减什二,取食于敌,踔行殊远而粮不绝,以五千八百户益封骠骑将军。”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属骠骑将军,会与城,不失期,从至梼余山,斩首捕虏二千七百级,以千六百户封博德为符离侯。北地都尉邢山从骠骑将军获王,以千二百户封山为义阳侯。故归义因淳王复陆支、楼专王伊即靬皆从骠骑将军有功,以千三百户封复陆支为壮侯,以千八百户封伊即靬为众利侯。从骠侯破奴、昌武侯安稽从骠骑有功,益封各三百户。校尉敢得旗鼓,为关内侯,食邑二百户。校尉自为爵大庶长。军吏卒为官,赏赐甚多。而大将军不得益封,军吏卒皆无封侯者。
”`markdown
史记·七十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
原文
夫大将军之与单于会也,而前将军广、右将军食其军别从东道,或失道,后击单于。大将军引还过幕南,乃得前将军、右将军。大将军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前将军广,广自杀。右将军至,下吏,赎为庶人。大将军军入塞,凡斩捕首虏万九千级。是时匈奴众失单于十馀日,右谷蠡王闻之,自立为单于。单于后得其众,右王乃去单于之号。
骠骑将军亦将五万骑,车重与大将军军等,而无裨将。悉以李敢等为大校,当裨将,出代、右北平千馀里,直左方兵,所斩捕功已多大将军。军既还,天子曰:“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粥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章渠,以诛比车耆,转击左大将,斩获旗鼓,历涉离侯。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师率减什二,取食于敌,踔行殊远而粮不绝,以五千八百户益封骠骑将军。”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属骠骑将军,会与城,不失期,从至梼余山,斩首捕虏二千七百级,以千六百户封博德为符离侯。北地都尉邢山从骠骑将军获王以千二百户封山为义阳侯。故归义因淳王复陆支、楼专王伊即靬皆从骠骑将军有功,以千三百户封复陆支为壮侯,以千八百户封伊即靬为众利侯。从骠侯破奴、昌武侯安稽从骠骑有功,益封各三百户。校尉敢得旗鼓,为关内侯,食邑二百户。校尉自为爵大庶长。军吏卒为官,赏赐甚多。而大将军不得益封,军吏卒皆无封侯者。
译文
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率领七万骑兵出征,一路杀向匈奴,但前将军赵充国和右将军公孙贺的军队却走错路线,误入敌境后又回头追击单于。大将军下令撤回军队经过幕南地区,这才让前将军和右将军追上并汇合。大将军想要派使者回去报告情况,命令长史责备前将军赵充国,但是赵充国自杀了。右将军公孙贺回到朝廷后被交给司法机关审问,后来得以释放,改为平民身份。大将军的部队进入边塞后,共斩杀捕获匈奴一万九千多人。当时匈奴单于的部队已经损失了十几天,右谷蠡王听说这个消息,就自立为单于。单于重新获得匈奴的部队后,右王就去掉单于的称号。
骠骑将军也带领五万名骑兵,车的重量和大将军相等,但没有其他副将。把李敢等人都任命为校尉,担任副将,从代郡、右北平出发,行军一千多里,直接攻击左方的敌人,斩杀捕获敌人七十多人。因为功劳很大,大将军的军功超过了他自己的一倍。在回师途中,汉武帝说:“骠骑将军去病率领军队出征,亲自率领所俘获的匈奴百姓,只带轻便的物品,断绝了大路,渡过章渠河。又杀了比车耆,转战到左大将那里,斩杀捕获敌人的旗帜和战鼓,穿越离侯地区。渡过弓闾山,俘虏屯头王、韩王等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仪式,登上姑衍山祭祀地神。攀登翰海的最高峰。捉拿卤获的俘虏达七万零四百四十三个。虽然军队的兵员减少了百分之二十以上,仍然能够获取食物,而且长途跋涉很远而粮食不断。因此增加了五千八百户作为骠骑将军的封地。右北平太守路博德隶属于骠骑将军。他和城邑会师时不失时机,跟随骠骑将军到达梼余山,斩杀捕获敌人两千七百余人,因此被封赏一千六百户为符离侯。北地都尉邢山跟随骠骑将军作战有功,因此被封赏一千二百户为义阳侯。原归义因淳王复陆支、楼专王伊即靬都跟随骠骑将军有功,分别被封赏一千三百户为壮侯、一千八百户为众利侯。从骠侯破奴、昌武侯安稽跟随骠骑将军也有立功,各自增加三百户的封赏。校尉赵敢得到敌人战旗和战鼓等战利品,被授予关内侯的爵位,食邑二百户。校尉自己则成为最高的贵族爵位大庶长。那些参加战斗的军人中没有被封侯的人。
赏析
本篇通过记述两代名将的事迹,突出表现了卫青推功让爵、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名将风度和以国家为重的爱国思想。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这两位将领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描绘和赞扬。
主要人物
- 卫青:西汉著名将领
- 霍去病:西汉著名将领
- 赵充国:前将军,因走错路线而误入敌境后又回头追击单于。
- 公孙贺:右将军,跟随大将军出征匈奴。
- 路博德:右北平太守,隶属于骠骑将军。
- 邢山:北地都尉,跟随骠骑将军作战有功。
- 复陆支、伊即靬:原归义因淳王的两个儿子,跟随骠骑将军有功。
- 从骠侯破奴、昌武侯安稽:从骠骑将军作战有功的两位副将。
历史背景
汉武帝时期,匈奴多次侵犯中原边境,给汉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威胁。年轻且富有雄心的汉武帝汉武帝大胆地使用了青年将领卫青和霍去病进行反击。两位将领在战争中表现出色,他们不仅在战场上勇猛无敌,而且在战后能推功让爵、为国家着想的精神更是值得赞扬。
文学手法
- 对比:前将军赵充国和右将军公孙贺由于战略失误导致的损失巨大;而骠骑将军和大将军卫青的功绩则显著得多。
- 叙事顺序: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三位将领的经历和战争过程。
语言风格
- 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出历史的真实感和英雄的豪迈气概。
主题思想
- 卫青与霍去病的英勇事迹展示了汉朝军队的强大战斗力和保卫国家的坚定决心。
- 通过对这两位将领的描述,反映出古代中国将领的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