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秋,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以骠骑之兵也。单于怒,欲召诛浑邪王。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天子闻之,于是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骠骑将军将兵往迎之。骠骑既渡河,与浑邪王众相望。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骠骑乃驰入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渡河,降者数万,号称十万。既至长安,天子所以赏赐者数十巨万。封浑邪王万户,为漯阴侯。封其裨王呼毒尼为下摩侯,鹰庇为辉渠侯,禽犁为河綦侯,大当户铜离为常乐侯。于是天子嘉骠骑之功曰:“骠骑将军去病率师攻匈奴西域王浑邪,王及厥众萌咸相奔,率以军粮接食,并将控弦万有馀人,诛獟駻,获首虏八千馀级,降异国之王三十二人,战士不离伤,十万之众咸怀集服,仍与之劳,爰及河塞,庶几无患,幸既永绥矣。以千七百户益封骠骑将军。”减陇西、北地、上郡戍卒之半,以宽天下之繇。
这首诗的译文是:
秋天,单于愤怒于浑邪王在西方多次被汉朝击败,损失了数万士兵,认为是骠骑将军李广利的军队。于是想要召见浑邪王,让他来受惩罚。但浑邪王和休屠王等商量想投降汉朝,他们派人先去边境探听消息。当时大行李息正在河上驻守,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派快骑传报给天子。天子听说后,担心浑邪王假意投降,然后偷袭边疆,就命令骠骑将军李广利率军去迎接浑邪王。骠骑将军渡过黄河后,与浑邪王的军队遥遥相对。浑邪王的副将看见汉军很多,有些想投降却又犹豫不决的人,于是都逃走了。骠骑将军就骑马冲进军营,斩杀了一些犹豫不降的敌军,独自派遣浑邪王带着使者先行到天子所在的地方,把军队全部带到黄河以北,投降的人有数万,号称十万。到了长安后,天子赏赐他数十千万钱作为奖赏。封浑邪王为万户侯,称为漯阴侯;封他的副将呼毒尼为下摩侯,鹰庇为辉渠侯,禽犁为河綦侯,大当户铜离为常乐侯。天子赞扬骠骑将军的功劳说:“骠骑将军李广利率领部队攻打匈奴西域之王浑邪王,王和部下一起投奔我们,用军粮接济他们,并且带领了一万多人,诛杀了獟駻,俘虏敌人八千多,降服异国之王三十二人,战士们没有受到伤害的。十万大军都归顺了,仍然慰劳他们,一直到黄河边关,大概不会有祸患,庆幸终于安定下来了。因此增加一千七百户作为骠骑将军的食邑。”减省陇西、北地、上郡的戍卒一半,用来减轻天下的劳役负担。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李广利将军率领的军队平定西域王浑邪王的故事。李广利将军以勇猛善战著称,他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而且善于处理复杂的政治关系,深得人心。在这个故事中,李广利将军成功地平定了西域,使国家免于外敌的侵扰,同时也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诗中的“千七百户益封骠骑将军”一句,显示了朝廷对李广利的功绩的认可和奖励。这不仅体现了朝廷对于有功之臣的厚待,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对于英雄事迹的重视和崇尚。
整首诗通过对李广利将军生平事迹的叙述,展现了一位英勇善战、深受百姓爱戴的英雄形象。同时,也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