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顷之,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其明年,匈奴入右北平、定襄,杀略汉千馀人。
其明年,天子与诸将议曰:“翕侯赵信为单于画计,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轻留,今大发士卒,其势必得所欲。”是岁元狩四年也。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骠骑始为出定襄,当单于。捕虏言单于东,乃更令骠骑出代郡,令大将军出定襄。郎中令为前将军,太仆为左将军,主爵赵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襄为后将军,皆属大将军。兵即度幕,人马凡五万骑,与骠骑等咸击匈奴单于。赵信为单于谋曰:“汉兵既度幕,人马罢,匈奴可坐收虏耳。”乃悉远北其辎重,皆以精兵待幕北。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馀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彊,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六骡,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时已昏,汉匈奴相纷挐,杀伤大当。汉军左校捕虏言单于未昏而去,汉军因发轻骑夜追之,大将军军因随其后。匈奴兵亦散走。迟明,行二百馀里,不得单于,颇捕斩首虏万馀级,遂至窴颜山赵信城,得匈奴积粟食军。军留一日而还,悉烧其城馀粟以归。
诗句:居顷之,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
译文:不久之后,他们把投降的匈奴人分别迁徙到五个边境郡的故塞外,都安置在黄河以南的地方,并保留了他们的原籍习俗,设立了属于汉朝的属国。
赏析:此句描述的是西汉时期为了稳定边疆,将投降的匈奴人安置于边境的具体情况。”居顷之”指的是不久之后,”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表示这些人被迁移到了边境的五个郡的旧塞外地区,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的民族政策和对边疆地区的重视。”而皆在河南”进一步说明这些新安置的居民位于黄河以南,可能是指今天的山西、陕西等地区。这里的”其故俗,为属国”意味着他们保留了原有的民族习俗,成为汉朝的一个附属国。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稳定边疆,也体现了汉朝对不同族群的文化尊重和融合。整体来看,这句诗描绘了汉朝如何处理和安置归附的匈奴人的军事行动,展示了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智慧与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