佗孙胡为南越王。此时闽越王郢兴兵击南越边邑,胡使人上书曰:“两越俱为籓臣,毋得擅兴兵相攻击。今闽越兴兵侵臣,臣不敢兴兵,唯天子诏之。”于是天子多南越义,守职约,为兴师,遣两将军往讨闽越。兵未逾岭,闽越王弟余善杀郢以降,于是罢兵。
天子使庄助往谕意南越王,胡顿首曰:“天子乃为臣兴兵讨闽越,死无以报德!”遣太子婴齐入宿卫。谓助曰:“国新被寇,使者行矣。胡方日夜装入见天子。”助去后,其大臣谏胡曰:“汉兴兵诛郢,亦行以惊动南越。且先王昔言,事天子期无失礼,要之不可以说好语入见。入见则不得复归,亡国之势也。”于是胡称病,竟不入见。后十余岁,胡实病甚,太子婴齐请归。胡薨,谥为文王。
婴齐代立,即藏其先武帝玺。婴齐其入宿卫在长安时,取邯郸樛氏女,生子兴。及即位,上书请立樛氏女为后,兴为嗣。汉数使使者风谕婴齐,婴齐尚乐擅杀生自恣,惧入见要用汉法,比内诸侯,固称病,遂不入见。遣子次公入宿卫。婴齐薨,谥为明王。
南越王赵佗之孙胡为南越王。此时闽越王郢兴兵击南越边邑,胡使人上书曰:“两越俱为藩臣,毋得擅兴兵相攻击。今闽越兴兵侵臣,臣不敢兴兵,唯天子诏之。”于是天子多南越义,守职约,为兴师,遣两将军往讨闽越。兵未逾岭,闽越王弟余善杀郢以降,于是罢兵。
天子使庄助往谕意南越王,胡顿首曰:“天子乃为臣兴兵讨闽越,死无以报德!”遣太子婴齐入宿卫。谓助曰:“国新被寇,使者行矣。胡方日夜装入见天子。”助去后,其大臣谏胡曰:“汉兴兵诛郢,亦行以惊动南越。且先王昔言,事天子期无失礼,要之不可以说好语入见。入见则不得复归,亡国之势也。”于是胡称病,竟不入见。
后十余岁,胡实病甚,太子婴齐请归。胡薨,谥为文王。婴齐代立,即藏其先武帝玺。婴齐其入宿卫在长安时,取邯郸樛氏女,生子兴。及即位,上书请立樛氏女为后,兴为嗣。汉数使使者风谕婴齐,婴齐尚乐擅杀生自恣,惧入见要用汉法,比内诸侯,固称病,遂不入见。遣子次公入宿卫。婴齐薨,谥为明王。
译文:南越王赵佗的孙子赵胡担任南越王。这时闽越王郢起兵攻打南越的边境城市,赵胡派人上书说:“我们两个国家都是藩属,不能擅自发兵互相攻击。现在闽越起兵侵犯我们,我们不敢发兵,希望天子下令。”因此,天子对南越更加赞赏,遵守职责,派军队讨伐闽越,但军队还未过岭南边界,闽越王的弟弟余善就杀掉了郢并向汉朝投降,于是撤军。
天子派庄助前往南越劝说南越王赵胡,赵胡叩头说:“天子是为我发动军队讨伐闽越,即使死了也没有脸面来报答皇上的恩德!”并派遣自己的儿子赵婴齐到长安保卫皇宫。他说:“我的封国刚刚遭受战乱,使者出发吧。我正准备日夜赶路去见天子。”庄助离开后,他的大臣们劝谏赵胡说:“汉朝出兵讨伐郢都,也是为了惊动南越。况且先王曾经说过,侍奉天子必须遵守礼仪,最好不说好听的话进见。如果进见,就无法再回来,这就是亡国之兆。”于是赵胡声称有病,最终没有进宫参见天子。
十几年后,赵胡确实生病很严重,他的太子赵婴齐请求回封国。赵胡死后,谥号为文王。赵婴齐继承王位后,就把他父亲赵佗的武帝玺收藏起来。赵婴齐在长安时娶了邯郸樛氏的女儿为妻,生了儿子赵兴。等到他即位之后,上书请求立樛氏的女儿为王后,赵兴为继承人。汉朝多次派使者前去游说他,赵婴齐仍然喜欢随意杀人,害怕进宫会被汉法约束,把诸侯当作同类看待,坚持称病,最终没有进宫参见天子。派遣儿子赵次公入宫保卫皇宫。赵婴齐去世后,谥号为明王。
赏析:本文通过叙述赵佗及其子孙与汉王朝的关系和历史事件,展现了司马迁尊重史实和民族一统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汉朝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管理和对待方式。文章语言简洁明了,人物形象鲜明生动,通过一系列事件和对话展示了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心理变化,体现了司马迁的历史观和民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