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六年,大行王恢击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蒙乃上书说上曰:“南越王黄屋左纛,地东西万余里,名为外臣,实一州主也。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诚以汉之彊,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易甚。”上许之。乃拜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还报,乃以为犍为郡。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筰可置郡。使相如以郎中将往喻,皆如南夷,为置一都尉,十余县,属蜀。

诗句:建元六年,大行王恢击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

译文:建元六年(前135年),大行王恢攻打东越国,东越人杀死了王郢作为报复。

注释:《史记·七十列传》记载了汉武帝时期的南越国和西南夷地区的一些情况。其中提到“建元六年”指的是汉武帝刘彻的建元元年(前140年)。“大行王恢”是汉朝的将军,他在建元六年攻击东越国,东越王郢被杀,东越国因此向汉朝报复。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汉朝在西南夷地区的军事扩张和与当地民族的矛盾冲突。诗中的“东越”是指位于今天的浙江、福建一带的古代部落国家,而“南越”则是指今天的广东、广西一带。这些地区的居民多为少数民族,他们有自己的君长和部落组织。诗中提到的“夜郎”是西南夷中的一个强国,其首领势力强大;而“靡莫之属”则是指更西边的一个部落国家。这首诗展现了汉朝对这些地区的统治策略和军事征伐,同时也反映了汉朝与西南夷地区民族之间的紧张关系。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了解到汉代对南方边疆地区的军事征服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和文化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