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浑邪等降,汉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贫民流徙,皆仰给县官,县官空虚。于是丞上指,请造白金及五铢钱,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出告缗令,锄豪彊并兼之家,舞文巧诋以辅法。汤每朝奏事,语国家用,日晏,天子忘食。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决于汤。百姓不安其生,骚动,县官所兴,未获其利,奸吏并侵渔,于是痛绳以罪。则自公卿以下,至于庶人,咸指汤。汤尝病,天子至自视病,其隆贵如此。

匈奴来请和亲,群臣议上前。博士狄山曰:“和亲便。”上问其便,山曰:“兵者凶器,未易数动。高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乃遂结和亲。孝惠、高后时,天下安乐。及孝文帝欲事匈奴,北边萧然苦兵矣。孝景时,吴楚七国反,景帝往来两宫间,寒心者数月。吴楚已破,竟景帝不言兵,天下富实。今自陛下举兵击匈奴,中国以空虚,边民大困贫。由此观之,不如和亲。”上问汤,汤曰:“此愚儒,无知。”狄山曰:“臣固愚忠,若御史大夫汤乃诈忠。若汤之治淮南、江都,以深文痛诋诸侯,别疏骨肉,使蕃臣不自安。臣固知汤之为诈忠。”于是上作色曰:“吾使生居一郡,能无使虏入盗乎?”曰:“不能。”曰:“居一县?”对曰:“不能。”复曰:“居一障间?”山自度辩穷且下吏,曰:“能。”于是上遣山乘鄣。至月馀,匈奴斩山头而去。自是以后,群臣震慴。

”`
翻译:

《史记·七十列传·酷吏列传》描述了汉武帝时期使用酷刑峻法的官吏们,这些酷吏以凶狠残暴著称,对豪强、商贾进行打击,以强化皇权并聚敛财富应付战争。然而,这种严厉的法律和残酷的刑罚也给普通百姓带来了灾难,社会不稳定。

译文:

会浑邪等降,汉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贫民流徙,皆仰给县官,县官空虚。于是丞上指,请造白金及五铢钱,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出告缗令,锄豪彊并兼之家,舞文巧诋以辅法。汤每朝奏事,语国家用,日晏,天子忘食。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决于汤。百姓不安其生,骚动,县官所兴,未获其利,奸吏并侵渔,于是痛绳以罪。则自公卿以下,至于庶人,咸指汤。汤尝病,天子至自视病,其隆贵如此。

注释:

  • 《史记》: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撰。
  • 七十列传:是《史记》中的部分,共包括七个人物的传记。
  • 酷吏列传:记述了汉武帝时期使用酷刑峻法的十个官吏的史实。
  • 浑邪等降:指公元前133年,匈奴贵族与汉朝签订和约,投降汉朝。
  • 汉大兴兵伐匈奴:指汉朝派遣大军进攻匈奴的行动。
  • 山东水旱:指当时的山东地区遭遇自然灾害,即水灾和旱灾。
  • 贫民流徙:因自然灾害或战乱等原因,贫困的民众被迫四处流浪。
  • 县官空虚:指中央政府的财政状况紧张,无法满足民众的需求。
  • 丞上指:指丞相向皇帝汇报情况。
  • 造白金及五铢钱:指铸造新的货币——白金和五铢钱。
  • 笼天下盐铁:指控制全国的盐和铁的生产。
  • 排富商大贾:指严厉打击富豪和商人。
  • 锄豪彊并兼之家:指铲除豪强地主兼并其他家庭的行为。
  • 舞文巧诋:指官员玩弄文字游戏,巧言诋毁他人。
  • 汤每朝奏事:指御史大夫张汤每天向皇帝汇报工作情况。
  • 语国家用:指讨论国家的政策和支出。
  • 百姓不安其生:指老百姓的生活受到影响。
  • 骚动:指社会动荡不安。
  • 县官所兴:指由中央政府发起的项目或政策。
  • 奸吏并侵渔:指奸诈的官吏趁机贪污腐败。
  • 自公卿以下,至于庶人:指从高级官员到普通百姓,都受到指控。
  • 指汤:指御史大夫张汤。
  • 汤尝病:指张汤曾经生病,但仍然坚持工作。
  • 天子至自视病:指汉武帝亲自看望张汤治病的情况。
  • 隆贵如此:形容张汤的地位非常高。

赏析:

《史记·七十列传·酷吏列传》描绘了汉武帝时期的酷吏们的形象,他们以凶狠残暴著称,为打击豪强、商贾而使用酷刑峻法,以加强中央集权并聚敛财富应对其挥霍和对外战争的需要。然而,这种严厉的法律和残酷的刑罚也给普通百姓带来了灾难,社会不稳定。文章通过描述张汤等人的工作表现以及汉武帝对他们的态度,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同时,文章也揭示了法律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对社会的破坏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