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时诏赐之食于前。饭已,尽怀其馀肉持去,衣尽污。数赐缣帛,檐揭而去。徒用所赐钱帛,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所赐钱财尽索之于女子。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人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朔任其子为郎,又为侍谒者,常持节出使。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金马门者,宦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

诗句翻译

  • 武帝时期,齐国有一位叫东方朔的人,他热爱古书,也喜欢研究经学,并且对各种学派的观点都有所了解。
  • 东方朔初到长安时,曾上书皇帝,用三千多页的纸张。公车令两人共同拿着这些纸,但也只能勉强托住它们。皇帝从上方阅读后,会在文字旁边做标记,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 皇帝任命东方朔为郎官,并常在他身边侍奉。经常召见与谈话,皇帝从未不赞赏他的言论。
  • 当时皇帝还赏赐他在前面的饭菜。吃完后,他将剩余的食物全部带走,衣服也因此沾上了污迹。多次赐给缣帛,他甚至扬长而去。只用了皇帝赐给他的钱和帛,从长安城中挑选好的女子娶妻。他常常在一年之内就更换妻子,而每次换新妇后,之前的妻子所赐给他的钱财都会被取走。皇帝身边的人称他为“狂人”。
  • 皇帝得知此事,说:“让东方朔在朝廷做事不要这样行事的话,你们又怎么能赶得上他呢!”东方朔让自己的儿子担任郎官,又让他成为侍谒者,常常拿着符节出使。当东方朔在殿中行走时,有位郎官对他说:“人们都认为先生是疯子。”东方朔回答说:“像我这样的人,其实是在朝堂之间避开世俗之人。古人是在深山中避世的。”
  • 当时在宴会席中,酒酣之际,东方朔站在地上唱歌:
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    
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 金马门是宦者的官署门口,旁边有铜马,因此被称为“金马门”。

赏析

东方朔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滑稽家,以机智幽默著称于世。他的生平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在《史记》中的记载更是引人入胜。
此诗描述了东方朔的聪明才智和独特的处世方式。他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他与宫廷生活的关系,展现了他对于官场游戏的独特见解。同时,通过对比古代高人隐于深山的做法和他自己的“避世”行为,东方朔展示了他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以及对社会规范的挑战。
这首诗还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等级观念和权力结构。虽然东方朔的行为被一些人视为疯狂,但他却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这种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也是东方朔能够在当时社会中立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首诗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