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时,大将军卫青者,卫后兄也,封为长平侯。从军击匈奴,至余吾水上而还,斩首捕虏,有功来归,诏赐金千斤。将军出宫门,齐人东郭先生以方士待诏公车,当道遮卫将军车,拜谒曰:“原白事。”将军止车前,东郭先生旁车言曰:“王夫人新得幸于上,家贫。今将军得金千斤,诚以其半赐王夫人之亲,人主闻之必喜。此所谓奇策便计也。”卫将军谢之曰:“先生幸告之以便计,请奉教。”于是卫将军乃以五百金为王夫人之亲寿。王夫人以闻武帝。帝曰:“大将军不知为此。”问之安所受计策,对曰:“受之待诏者东郭先生。”诏召东郭先生,拜以为郡都尉。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东郭先生应之曰:“谁能履行雪中,令人视之,其上履也,其履下处乃似人足者乎?”及其拜为二千石,佩青緺出宫门,行谢主人。故所以同官待诏者,等比祖道于都门外。荣华道路,立名当世。此所谓衣褐怀宝者也。当其贫困时,人莫省视;至其贵也,乃争附之。谚曰:“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其此之谓邪?
《史记》中的“滑稽列传”描绘了东方朔这位著名滑稽家的形象,展示了他机智幽默、诙谐风趣的个性和才华。下面将详细介绍这段文字:
- 原文翻译:
- 武帝时,大将军卫青将军,是卫后兄长,封为长平侯。从军击匈奴,到余吾水上而被擒,斩首捕虏,有功而归,赐金千斤。出宫门,齐人东郭先生以方士待诏公车,当道遮卫将军,愿见之。卫将军谢之曰:“先生幸告计以便于事,请奉教。”即拜为五百石都尉。王夫人闻帝崩,乃使太监通令于东郭先生,拜为郡都尉。久待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穿,行雪中,有上无下,足践地尽处,身践人迹。道人笑之曰:“谁能履行雪中,令人视其上,其履下者乃似人足乎?”及其拜二千石,佩青緆出宫门,行谢主人。故所以同官待诏者,等比祖道于都门外。荣华道路,立名当世。此所谓衣褐怀宝者也。当其贫困时,人莫省视;至其贵也,乃争附之。谚曰:“相马失之瘦,失之贫”,其此之谓邪?
- 赏析:
- 角色塑造:通过东郭先生的遭遇,展示了他的善良与无奈。他被猎人追赶,狼哀求藏于布袋中,体现了人在困境中的挣扎与善良。
- 情节设计:东郭先生与狼的互动,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展现了在极端情况下人的道德抉择。
- 语言风格:司马迁的文字简洁有力,能够生动传达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性格特点。
- 主题思想: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两面,以及在困境中的选择与牺牲。
- 背景介绍:
- 历史背景:《史记》是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其中“滑稽列传”讲述了东方朔的故事,反映了汉代宫廷的幽默文化和人际交往方式。
- 文学价值:作为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还因其叙事手法和人物塑造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社会意义:通过对东方朔等历史人物的描述,展现了不同社会背景下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变化,对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史记·滑稽列传》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古代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的重要资料。通过这一故事,可以看到古代社会中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他们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