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先以造灼钻,钻中已,又灼龟首,各三;又复灼所钻中曰正身,灼首曰正足,各三。即以造三周龟,祝曰:「假之玉灵夫子。夫子玉灵,荆灼而心,令而先知。而上行于天,下行于渊,诸灵数,莫如汝信。今日良日,行一良贞。某欲卜某,即得而喜,不得而悔。即得,发乡我身长大,首足收人皆上偶。不得,发乡我身挫折,中外不相应,首足灭去。」
灵龟卜祝曰:「假之灵龟,五巫五灵,不如神龟之灵,知人死,知人生。某身良贞,某欲求某物。即得也,头见足发,内外相应;即不得也,头仰足肣,内外自垂。可得占。」
卜占病者祝曰:「今某病困。死,首上开,内外交骇,身节折;不死,首仰足肣。」卜病者祟曰:「今病有祟无呈,无祟有呈。兆有中祟有内,外祟有外。」
译文
《史记·七十列传·龟策列传》记载了一个通过卜卦来预测吉凶的例子。首先,人们使用钻灼法对龟甲进行占卜,当钻灼完成时,再次灼烧龟的头部,各三次;接着再灼烧钻中的地方,称为”正身”,灼烧头部称为”正足”,同样各三次。这样便完成了三次周长的龟甲占卜,并祈祷说:“赋予这玉灵夫子。夫子玉灵,荆灼而心,让先知先至。你上达于天,下入于渊,诸灵数,莫如汝信。今天是良日,行一良贞。某要卜某事,即得喜,不得悔。得到,则发身长大,首足收人皆上偶。得不到,则发身挫折,中外不相应,首足灭去。”
灵龟占卜时祝愿道:“赋予神龟,五巫五灵,不如神龟之灵,知人死,知人生。某身良贞,某欲求某物。即得也,头见足发,内外相应;即不得也,头仰足肣,内外自垂。可得占。”
卜卦者为病人祈祷说:“今某病困。死,头开内外交骇,身节折;不死,头仰足肣。”卜卦者为病人所犯邪祟祈祷说:“今病有邪祟无呈,无邪祟有呈。兆有中邪祟有内,外邪祟有外。”
赏析
此文是关于古代卜卦术的一个记载。其中提到了几种不同的占卜方式:灼钻、钻灼和灵龟占卜等,每种方式都有一定的仪式和祈祷语。通过这些仪式和祈祷语,卜卦者希望获得关于未来吉凶的指示。这种占卜方法在当时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信仰活动,体现了古人对于命运和未知的探索与寻求解答的心态。
文中还涉及到了一些特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比如“荆灼而心”可能是指用火灼烧以获取内心的想法或感应,“内外相应”则是指占卜结果与实际状况相符。这些都反映了古代文化中的一些独特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
这段文字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卜卦习俗和文化背景,也为了解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