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馀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彊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越王勾践的故事
范蠡与越国的兴衰传奇
- 越国历史背景
- 春秋末期
- 吴越争霸
- 越王勾践与吴王阖闾战争
- 越王勾践的崛起
- 卧薪尝胆
- 忍辱负重
- 灭吴称霸
- 范蠡辅佐越王
- 三聚财富策略
- 三次迁都
- 商业与政治双重身份
- 吴越争霸
- 槜李之战
- 吴王夫差败亡
- 越国复仇成功
- 范蠡的政治智慧
- 政治才能展现
- 辅佐君王成就大业
- 商圣与财神称号
- 范蠡的商业哲学
- 务完物原则
- 无息币政策
- 经济管理与贸易策略
- 范蠡的人生哲学
- 忍辱负重
- 知足常乐
- 人生智慧与处世态度
- 范蠡的名言警句
- 富贵如浮云
- 贵贱无常论
- 财富与道德并重
- 范蠡对后世影响
- 商圣典范
- 财富管理大师
- 政治与经济活动影响
- 范蠡祠堂纪念意义
- 四大范蠡祠简介
- 人文气息与艺术价值
- 民间信仰与精神寄托
- 范蠡与越国关系
- 从贫民到辅佐君王人
- 政治与商业双重贡献
- 对越国发展影响
- 范蠡与越国经济
- 农业与商业政策
- 粮食储备与市场调控
-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 范蠡与越国外交
- 外交策略与国家稳定
- 国际影响力与合作
- 越国在战国初期地位
- 范蠡与文化传承
- 诗词歌赋中提及范蠡
- 范蠡思想与道家哲学
- 文化遗产与历史教育
- 范蠡与后世评价
- 历史学者评价
- 民间传说与故事化表达
- 范蠡形象与价值观传播
- 当代启示与影响
- 范蠡思想在现代社会价值
- 财富管理与风险管理重要性
- 历史人物对现代决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