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土地小狭,民人众,都国诸侯所聚会,故其俗纤俭习事。杨、平阳陈西贾秦、翟,北贾种、代。种、代,石北也,地边胡,数被寇。人民矜懻忮,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商。然迫近北夷,师旅亟往,中国委输时有奇羡。其民羯羠不均,自全晋之时固已患其僄悍,而武灵王益厉之,其谣俗犹有赵之风也。故杨、平阳陈掾其间,得所欲。温、轵西贾上党,北贾赵、中山。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馀民,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冶,多美物,为倡优。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贵富,入后宫,遍诸侯。

然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北通燕、涿,南有郑、卫。郑、卫俗与赵相类,然近梁、鲁,微重而矜节。濮上之邑徙野王,野王好气任侠,卫之风也。

诗句:

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土地小狭,民人众,都国诸侯所聚会,故其俗纤俭习事。杨、平阳陈西贾秦、翟,北贾种、代。种、代,石北也,地边胡,数被寇。人民矜懻忮,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商。然迫近北夷,师旅亟往,中国委输时有奇羡。其民羯羠不均,自全晋之时固已患其僄悍,而武灵王益厉之,其谣俗犹有赵之风也。故杨、平阳陈掾其间,得所欲。温、轵西贾上党,北贾赵、中山。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馀民,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冶,多美物,为倡优。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贵富,入后宫,遍诸侯。

译文:

过去唐国的人都居住在河东,殷国的人都居住于河内,周国人则居住在河南。这三河地区位于天下之中,如同鼎的三足,是帝王更换住处的地方。各个国家的建立已有数百或数千年的历史,这些地方土地狭小,人口众多,都是各国诸侯集会之地,因此他们的风俗细腻节俭且善于处理事务。杨和杨邑的人向西到秦国和翟国做买卖,向北到种州和代国做买卖。种州和代国位于石北方,地处边远,经常遭受胡人的侵扰。这里的人民性格倔强急躁,喜好气节,崇尚侠义之风,不愿从事农业和商业。然而由于他们邻近北夷,军队频繁调动,中国的运输物资时常有余。这里的民众性情凶狠不均等,从晋国时期开始就担心他们的凶悍,而到了武灵王时期更是严厉地加以遏制,这里流行的风俗还保留着赵国的特色。因此杨邑和杨邑的官员可以在其中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愿望。温县和宁陵向西到上党做生意,向北到赵国和中山国做生意。中山国土地贫瘠人民众多,仍然有一些纣王荒淫的遗迹遗民,那里的民俗急躁迫切,依靠机会和利益生存。这里的男子聚集一起游戏娱乐,悲壮地歌唱,兴起时相互跟随进行抢劫,休息时挖掘坟墓制造精美的工艺品和武器,收集许多美丽的物品,成为歌舞艺人。这里的女子则弹奏琴瑟,轻快地穿着鞋子,游走在富贵人家之间,进入后宫,遍访诸侯。

注释:

  1. 昔唐人都河东:指古时唐国的领土大部分集中在现在的河东一带(今山西永济县附近)。
  2. 殷人都河内:指古时的殷国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河南中部地区。
  3. 周人都河南:指古时候的周朝统治区域主要位于黄河以南的地区。
  4. 三河在天下之中:指的是河东、河内、河南三个地区地理位置重要,处在全国的中心位置。
  5. 若鼎足:古代鼎有三足,比喻三河像鼎的三足一样支撑着国家的重要中心地带。
  6. 王者所更居也:意味着这里是帝王频繁更换居住地的地方。
  7. 自立数百千岁:形容国家的建立历史久远,有几百甚至几千年的历史。
  8. 土地小狭:描述土地面积狭窄且资源有限。
  9. 民人众:说明这里人口众多,社会充满活力。
  10. 都国诸侯所聚会:表示这些地区的城市是国家和诸侯会聚的中心。
  11. 纤俭习事:形容这里的居民行事细致谨慎,懂得节俭务实。
  12. 杨、平阳陈西贾秦、翟:杨邑人和平阳县的人向西到秦国和翟国经商交易。
  13. 北贾种、代:指的是向北到种州和代国进行商业活动。
  14. 地边胡:表明这些地方靠近边境的沙漠地带,经常受到胡人的侵扰。
  15. 矜懻忮:形容当地居民性情倔强急躁。
  16. 好气:这里特指喜欢竞争和争斗的性格。
  17. 任侠为奸:指当地居民中有崇尚侠义精神的人,并以此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
  18. 不事农商:即不从事农业生产也不参与商贸活动。
  19. 武灵王益厉之:指战国时期的武灵王对当地居民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制约和教化。
  20. 其谣俗犹有赵之风也:这里的民俗风格仍然保留了赵国的特色。
  21. 杨、平阳陈掾其间:杨邑和平阳陈县的人在中间地区从事商业活动。
  22. 温、轵西贾上党,北贾赵、中山:温县和宁陵的人向西到上党地区贸易,向北到赵国和中山国进行商业活动。
  23. 中山地薄人众:中山国地势较低,但人口众多。
  24. 有沙丘纣淫地馀民:中山国虽然土地贫瘠,但仍有一些纣王留下的荒淫遗址的遗民。
  25. 民俗懁急:当地的民俗急躁而迫切。
  26. 仰机利而食:这里的人们依赖于机巧和利益生存。
  27. 椎剽:同“椎牛”,一种古代习俗,即杀牛祭祀。
  28. 掘冢作巧奸冶:挖掘坟墓制作精美工艺品和武器。
  29. 倡优:古代指以唱歌、跳舞为职业的艺人。
  30. 女子则鼓鸣瑟,跕屣:女子则弹奏琴瑟,轻快地穿行于都市之中。
  31. 游媚贵富:游走在富有的人家之间,寻求生活乐趣。
  32. 入后宫:进入后宫与皇室成员交往。
  33. 遍诸侯:走遍各个诸侯国。

赏析:

这段诗描绘了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地区,通过对其自然地理、经济状况、人文风情的描述,展现了古代不同地域间的交流与互动以及它们对社会风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诗中的每个场景都生动刻画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经济环境,如商人的交易、贵族的娱乐等,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活力。同时,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特性及其变化,诗人不仅展示了地域间的联系和差异,还体现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演变。此外,通过对当地人民的描写—无论是勤劳节俭的农民、好斗善辩的侠客,还是游手好闲的贵族子弟,诗人细腻地勾勒出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从而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当时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