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伯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物之理也。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醯酱千瓨,浆千甔,屠牛羊彘千皮,贩谷粜千钟,薪千车,船长千丈,木千章,竹竿万个,其轺车百乘,牛车千两,木器髹者千枚,铜器千钧,素木铁器若卮茜千石,马蹄躈千,牛千足,羊彘千双,僮手指千,筋角丹沙千斤,其帛絮细布千钧,文采千匹,榻布皮革千石,漆千斗,糵曲盐豉千答,鲐鮆千斤,鲰千石,鲍千钧,枣栗千石者三之,狐龂裘千皮,羔羊裘千石,旃席千具,佗果菜千钟,子贷金钱千贯,节驵会,贪贾三之,廉贾五之,此亦比千乘之家,其大率也。佗杂业不中什二,则非吾财也。
诗句
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伯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物之理也。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
译文
所有的平民百姓,富人的数量十倍于穷人时,穷人就会感到卑微恐惧;十倍于他们时,他们会感到害怕而不敢接近;十倍于千万时,他们会被迫做他们的奴隶工作。这是自然规律。想要贫穷的人变成富有的人,农业比不上工商业;工商业比不上商业;刺绣和绘画比不上摆地摊的买卖;这说的是那些不入流的行业,是穷人用来谋生的手段。在繁华的城市和大地方,一年可以酿制一千个酒瓮,酿造酱类一千个陶罐,酿酒浆一千个瓦瓮,屠羊杀牛宰猪有一千张皮,卖粮食有一千石,烧柴有一千车,船长有一千丈,树木有一千个树桩,竹子一万根,轺车百辆,牛车千辆,木器漆过三千枚,铜器三千钧,素木铁器若卮茜(一种酒具)千石,马蹄躈(马的蹄)千个,牛脚有一千双,羊猪各千双,儿童手指头数以千计,筋角丹沙千斤,布帛细布千钧,织锦丝绸万匹,草席皮革千石,油漆千斗,发酵的酒曲盐豉万升,鲐鱼(一种鱼类)千斤,鲰(一种鱼)千石,鲍鱼千钧,枣栗千石。总计三样,狐鼬裘皮千皮,羔羊毛皮千石,毡垫千具,其他水果蔬菜一千钟。放贷钱财千贯,通过经纪交易赚取差额利润,贪婪商人从中获利三倍,廉洁商人获利五倍。这些收入与拥有千乘车之家相比,相差无几。其他各种杂业的收入达不到总数的二十分之一以上,就不是我们的财富。
注释
- 编户之民:指平民百姓。
- 富相什则卑下之:意思是富人的数量如果十倍于穷人时,穷人就会感到自卑。
- 伯则畏惮之:意思是富人的数量如果十倍于普通人时,普通人就会感到畏惧而不敢接近。
- 千则役:意思是富人的数量达到一千时,就会被雇佣去从事劳役。
- 用贫求富:意思是想要变得富有的人。
- 农不如工:意思是务农不如经商。
- 工不如商:意思是务工不如经商。
- 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意思是卖针线活不如摆地摊。
- 此言末业:这句话是说这些行业是末流行业。
- 贫者之资:这里是说穷人用来谋生的手段。
- 节驵会:意思是控制市场交易的经纪人。
- 子贷金钱:指的是放债。
- 此亦比千乘之家:这里的“千乘之家”指的是拥有大量家财的大户人家。
- 此亦比较:意思是这里也是进行比较的结果。
- 比:此处指比照、对比的意思。
赏析
《货殖列传》主要记述了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后,商业繁荣发展的情况,并分析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特点以及商人的地位和作用。文章通过对齐国商人经营的各种行业的分析,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活动状况和商人的经济地位。同时,通过具体数字的对比,揭示了不同行业之间盈利能力的差异,以及商人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