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者,所以移风易俗也。自雅颂声兴,则已好郑卫之音,郑卫之音所从来久矣。人情之所感,远俗则怀。比乐书以述来古,作乐书第二。
非兵不彊,非德不昌,黄帝、汤、武以兴,桀、纣、二世以崩,可不慎欤?司马法所从来尚矣,太公、孙、吴、王子能绍而明之,切近世,极人变。作律书第三。
律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律历更相治,间不容翲忽。五家之文怫异,维太初之元论。作历书第四。
星气之书,多杂禨祥,不经;推其文,考其应,不殊。比集论其行事,验于轨度以次,作天官书第五。
受命而王,封禅之符罕用,用则万灵罔不禋祀。追本诸神名山大川礼,作封禅书第六。
维禹浚川,九州攸宁;爰及宣防,决渎通沟。作河渠书第七。
维币之行,以通农商;其极则玩巧,并兼兹殖,争于机利,去本趋末。作平准书以观事变,第八。
诗句
乐者,所以移风易俗也。
- 乐者: 指音乐。
- 移风易俗: 改变风气、改变习惯。
- 雅颂声: 指传统的诗歌和歌曲。
- 郑卫之音: 郑国的乐曲和卫国的歌曲,后来指代靡靡之音。
译文
音乐是用来改变风气、改变习俗的。自从雅乐和颂歌兴起后,人们对那些靡靡之音的喜爱就越来越浓。人们的喜好会影响风俗,远离俗世就会怀念。通过乐书来记述古代的音乐发展,作乐书第二。
不是武器就不会强大,不是德行就不昌盛。黄帝、汤武因此而兴起,桀、纣、二世因而而灭亡,我们能不谨慎吗?司马法所流传很久了,太公、孙武、吴起、王子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贴近现实,极尽人的变化。律书第三。
律在阴面用来统治阳气,历在阳面用来统治阴气,律和历相互治理,其间不容有丝毫的间隔。五家之文(即《五经》)的学说各不相同,只有太初之元论最为正统。《历书》第四。
星气之书大多掺杂着鬼神祥瑞之说,不合常理;推究其文字内容,考查其应验之事,并不相同。比较集论其中的事情记录,验证于轨度以次排列,天官书第五。
受天命而为王,封禅的大典很少使用,使用则万物神灵没有不进行祭祀的。《追本诸神名山大川礼》,作封禅书第六。
大禹疏通川流,九州得以安宁;爱及宣防,决渎通沟。河渠书第七。
货币的使用,用来通行商业;其极端则是玩弄巧术,兼并获利,争于机利,弃本趋末。《平准书》第八。
赏析
这段文字是司马迁在《史记·七十列传·太史公自序》中的一段总结性的叙述,涵盖了音乐、兵权、道德、历法、星辰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内容,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类行为的深刻理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