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人之道,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静则下不扰矣,俭则民不怨矣;下扰则政乱,民怨则德薄;政乱则贤者不为谋,德薄则勇者不为死。是故人主好鸷鸟猛兽,珍怪奇物,狡躁康荒,不爱民力,驰骋田猎,出入不时,如此,则百官务乱,事勤财匮,万民悉苦,生业不修矣。人主好高台深池,雕琢刻镂,黼黻文章,
绮绣,宝玩珠玉;则赋敛无度,而万民力竭矣。尧之有天下也,非贪万民之富而安人主之位也,以为百姓力征,强凌弱,众暴寡,于是尧乃身服节俭之行,而明相爱之仁,以和辑之。是故茅茨不剪,采椽不断,大路不画,越席不缘,大羹不和,粢食不?16。巡狩行教,勤劳天下,周流五岳。岂其奉养不足乐哉!举天下而以为社稷,非有利焉。年衰志悯,举天下而传之舜,犹却行而脱屣也。衰世则不然。一日而有天下之富,处人主之势,则竭百姓之力,以奉耳目之欲,志专在宫室台榭,陂池苑囿,猛兽熊罴,玩好珍怪。是故贫民糟糠不接于口,而虎狼熊罴厌刍豢;百姓短褐不完,而宫室衣锦绣。人主急兹无用之功,百姓黎民,憔悴于天下。是故使天下不安其性。
”`markdown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
- 关键词: 静, 俭约, 修身, 率下
- 注释: 在治理国家时,君主应保持内心的清静,避免过度干预,这样才能使下属官员能够自由地发挥才能。
- 译文: 通过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外在的简约,君主可以有效地引导和管理下面的官员们,使他们各司其职而不产生混乱。
2. 是故人主好鸷鸟猛兽,珍怪奇物,狡躁康荒,不爱民力,驰骋田猎,出入不时。
- 关键词: 鸷鸟猛兽, 珍怪奇物, 狡躁康荒, 不爱民力, 驰骋田猎, 出入不时
- 注释: 这表明了君主过于追求奢侈和享乐的生活方式,忽视了民生问题。
- 译文: 君主喜好打猎、收藏珍奇异物等奢华行为,这些行为消耗了大量的民众劳动力,导致国家财政紧张,人民生活困苦。
3. 尧之有天下也,非贪万民之富而安人主之位也,以为百姓力征,强凌弱,众暴寡。
- 关键词: 尧之天下, 贪, 万民之富, 安人主之位, 百姓力征, 强凌弱, 众暴寡
- 注释: 尧作为古代圣君,他的治国理念并不只是满足于个人的享乐,而是真正关注民生福祉,推行公平正义。
- 译文: 尧统治时期,并不是为了个人享受而压迫民众,而是致力于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稳定,让民众能够公平地参与国家事务。
4. 于是尧乃身服节俭之行,而明相爱之仁,以和辑之。
- 关键词: 身服节俭之行, 相爱之仁, 和辑之
- 注释: 通过亲身实践简朴的生活并推广爱民如己的理念,尧成功地修复了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 译文: 尧作为一位贤德的君主,亲自带头实行节俭的生活方式,同时宣扬对人民的深厚爱心和仁政理念,从而成功地修复了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5. 是故茅茨不剪,采椽不断,大路不画,越席不缘,大羹不和,粢食不?16。巡狩行教,勤劳天下,周流五岳。
- 关键词: 茅茨, 采椽, 大路, 越席, 大羹, 粢食
- 注释: 描述的是尧帝治理天下的方式:不修华丽宫室,简单朴素的居所;不使用精美雕刻的大路,崇尚自然之美;不设宴享,注重实际行动而非形式主义。
- 译文: 尧帝的治国方式是简朴无华且务实的。他住在简陋的茅草屋中,使用的椽子也是普通的材料,道路不需要装饰画饰,坐席也不铺张华丽。他的饮食也非常简单,没有过多的调料。然而,他却能够巡视各地进行教导,勤劳地治理天下,周游五岳。
6. 岂其奉养不足乐哉!举天下而以为社稷,非有利焉。
- 关键词: 奉养, 社稷, 有利焉
- 注释: 即使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如果只是为了个人享乐而使用这些财富,那也失去了治国的根本意义。
- 译文: 难道仅仅因为个人享受还不够吗?将整个天下的利益都奉献给国家大事,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
7. 年衰志悯,举天下而传之舜,犹却行而脱屣也。
- 关键词: 年衰志悯, 传之舜, 却行而脱屣
- 注释: 当一个朝代或君王年岁已高,精力不再旺盛时,可能会把国家权力传给更有能力的继承人,这在当时被视为一种明智之举。
- 译文: 当一个人年纪大了,精力不再旺盛时,他们可能会选择将国家的权力传给下一代更为能干的继承人,这种举措在当时被视为一种智慧的做法。
8. 故使天下不安其性。
- 关键词: 不安其性
- 注释: 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方式使得人民无法正常生活和发展,那么人民就会感到不安,这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 译文: 如果一个国家的治理方式让人们无法正常生活和发展,那么人民就会感到不满和不安,这将对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造成负面影响。
总结
《淮南子·主术训》强调君主应该以无为的方式治理国家,通过简约的生活和公正的政策来赢得民心,而不是通过奢侈和享乐来满足个人欲望。这种思想不仅有助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