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画之始,因于鸟迹,仓颉循圣,作则制文。体有六篆,要妙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鳞,纡体效尾,长翅短身。颓若黍稷之垂颖,蕴若虫蛇之棼緼。扬波振激,鹰跱觯鸟震,延颈协翼,势似凌云。或轻举内投,微本浓末,若绝若连,似露缘丝,凝垂下端。从者如悬,衡者如编,杳杪邪趣,不方不圆,若行若飞,蚑蚑翾翾。
远而望之,若鸿鹄群游,络绎迁延。迫而视之,湍漈不可得见,指撝不可胜原。研桑不能数其诘屈,离娄不能睹其隙间。般倕揖让而辞巧。籀诵拱手而韬翰。处篇籍之首目,粲粲彬彬其可观。摛华艳于纨素,为学艺之范闲。嘉文德之弘蕴,懿作者之莫刊。思字体之俯仰,举大略而论旃。
这首诗是一篇关于篆刻技艺的描写,其结构紧凑、语言简练。下面逐句解读其内容:
篆势:篆刻艺术的开始源于鸟的足迹,仓颉根据这些足迹创造出汉字,并制定了文字规则。篆刻有六种主要字体,它们都有独特的魅力和技巧。
或象龟文:篆刻中有时也会模仿龟壳上的纹理。
或比龙鳞:有时也会借鉴龙身上的鳞片。
纡体效尾:将身体弯曲,模仿龙的尾巴。
长翅短身:龙的翅膀很长,身体却很短。
颓若黍稷之垂颖:形容龙的尾部下垂的样子,像谷物(如黍稷)的穗子一样。
蕴若虫蛇之棼緼:形容龙的身体内部,如同虫蛇般的纠缠。
扬波振激:描述龙在水中激起的水波。
鹰跱觯鸟震:比喻龙在水面上飞翔时激起的冲击波。
延颈协翼:形容龙伸展着脖子,张开翅膀。
势似凌云:形容龙飞行的姿态,好像要飞到天空中去。
或轻举内投:有时龙会轻盈地向上投掷自己。
微本浓末:形容龙的形状,有时头部分明显,有时尾部模糊。
若绝若连:形容龙的形状,有时断开,有时连接。
似露缘丝:形容龙的形态,有时候像是露珠挂在丝线之上。
凝垂下端:形容龙的尾巴向下倾斜。
从者如悬:形容龙的形态,有时候像悬挂在空中的东西。
衡者如编:形容龙的身体,像编织的竹席一样。
杳杪邪趣:形容龙在空中的飞翔轨迹,有时候高远,有时候低矮。
不方不圆:形容龙的形状,不是方形也不是圆形。
若行若飞:形容龙在空中飞翔时的姿态,时而前进,时而后退。
蚑蚑翾翾:形容龙在空中飞翔时的声音,像蝉鸣一样。
远而望之:从远处看,就像一群鸿鹄在空中游动。
迫而视之:接近看时,水流湍急,难以看清其真面目。
研桑不能数其诘屈:形容无法数清篆字的曲折和复杂。
离娄不能睹其隙间:形容无法看到篆字之间细微的变化。
般倕揖让而辞巧:形容古代能工巧匠般倕在雕刻时谦逊有礼,技艺精湛。
籀诵拱手而韬翰:形容古代学者以篆书为载体来记录知识,恭敬地将书籍收藏起来。
处篇籍之首目:篆刻艺术在书写工具中处于核心地位,其技艺和美学被广泛重视。
粲粲彬彬其可观:形容篆刻作品既精美又和谐,令人赏心悦目。
摛华艳于纨素:形容篆刻艺术在白色丝绸上展现出华丽而鲜艳的图案。
为学艺之范闲:篆刻成为书法艺术的典范。
嘉文德之弘蕴:赞扬了篆刻艺术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道德意义。
懿作者之莫刊:认为篆刻艺术家们的技艺是难以被超越的。
思字体之俯仰:思考篆刻艺术中的字体变化和整体构图。
举大略而论旃:概述了篆刻艺术的基本特点和美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