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国在其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
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
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
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
横鳞,竖勒之规。
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诗句
九势
译文
书法始于自然,当自然确立之后,阴阳便产生了,阴阳既已产生,形势也就出现了。在书写的开头和结尾处藏头护尾,国字在其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所以说: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只有笔软则奇特才能产生。
注释
- 夫书肇于自然:书法起源于自然。
- 自然既立,阴阳生矣:当自然确立后,阴阳便产生了。
- 阴阳既生,形势出矣:阴阳既已产生,形势也随之出现。
- 藏头护尾:在书写开头和结尾时藏头护尾。
- 国在其中:国字在其中。
- 下笔用力:下笔时用力。
- 肌肤之丽:肌肤般的美丽。
- 故曰:因此说。
- 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当势来时不可停止,当势去时不可遏阻,只有笔柔软时,奇特之处才能生成。
- 凡落笔结字:凡是落笔画字时。
- 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上面都要覆盖下面,下面又要承接上面。
- 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使它们的形状相互衬托,不要让形状相背离。
- 转笔,宜左右回顾:转笔时,应当左右回顾。
- 无使节目孤露:不要让部分裸露出来。
-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用藏锋的方法,点画出入的痕迹。
- 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想要向左就要先向右,直到回头向左也是如此。
- 藏头:圆笔属于纸,使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 护尾:画点势尽,力量收回。
- 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
- 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
- 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
- 横鳞:竖勒之规。
- 此名九势:这些就是所谓的九势。
- 得之虽无师授:得到它虽然没有老师传授。
- 亦能妙合古人:也能与古人的技艺完美地结合起来。
- 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需要有丰富的书法功力,才能达到美妙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关于书法技巧的讲解,分为九个部分,分别介绍了不同的书法技巧和理念。从自然的书写开始讲起,到书写的各种细节和规则,最后总结了书法的精髓,即通过各种技法的结合,可以创造出美丽的文字。这种对书法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是书法艺术的基础。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书法的热爱和对技巧的追求,以及他希望通过这些技巧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美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