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诏曰:“朕闻之,天生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灾以戒不治。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适见于天,灾孰大焉!朕获保宗庙,以微眇之身托于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乱,在予一人,唯二三执政犹吾股肱也。朕下不能治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B04F以启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敕以职任,务省徭费以便民。 朕既不能远德,故B050然念外人之有非,是以设备未息。今纵不能罢边屯戍,又饬兵厚卫,其罢卫将军军。太仆见马遗财足,余皆以给传置。”

春正月丁亥,诏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民谪作县官及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

诗句

  1. 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
  • 注释:农历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太阳出现了日食。
  • 赏析:这里用日食作为自然界的警示,暗示皇帝治理不善需要反省。
  1. 诏曰:“朕闻之…”
  • 注释:皇帝宣布诏书的话。
  • 赏析:皇帝以自然现象为由,表达了对自身德行不足的认识,以及对天下治理的责任感。
  1. 人主不德,布政不均…
  • 注释:君主没有德行,施政不公平。
  • 赏析:指出了君主治理国家的失败之处,强调了德治的重要性。
  1. 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B04F以启告朕。
  • 注释:命令所有人思考自己的过失,以及认识不到的方面,向皇帝反映。
  • 赏析:皇帝鼓励臣子和民众提出批评,体现了开放和自我改进的态度。
  1. 春正月丁亥,诏曰:“夫农,天下之本也…”
  • 注释:在春天的第一个月,皇帝发布诏书谈论农业的重要性。
  • 赏析:皇帝将农业视为国家的根本,强调了农业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
  1. 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 注释:皇帝下令开辟土地供耕种,并亲自参与耕作以示表率。
  • 赏析:通过亲身参与农耕来体现对农业的重视,也是对农民劳动的尊重。
  1. 民谪作县官及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
  • 注释:对于因公差而被迫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和尚未缴纳种子费用的人给予赦免。
  • 赏析:展现了皇帝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与理解,体现出仁政的一面。

译文

  1. 在农历十一月最后一天,发生了日食。

  2. 皇帝下诏说:“我听说,天生人民,是为设置君主来治理他们。如果君主没有德行,施政不均等,上天就会用灾害来警告他。现在正是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太阳发生了日食,正好显现出来,灾祸哪能比这更大呢!我得以保护宗庙,托身于士人和民众之上,国家的治乱,在于我一个人,只有那些二三执政才是我的股肱。我下面不能治理好民众,上面又拖累着三光(日月星)的光明,我的德行真是大错特错了。接到诏令后,我要仔细地考虑我的过错,以及我所不知道的,要向你们启奏告诉我知道的过失。同时选拔贤良方正能直言进谏的人,来匡正我的缺点。”于是,分别告诫让他们各尽自己的职责,努力减少徭役费用来方便百姓。

  3. 我既然不能远扬美德,所以对于那些外来的非议,我仍然念念不忘。因此,我不放松防御设施。现在虽然我不能停歇边境的屯戍部队,又要整顿军队加强卫护力量,所以取消卫将军的军队。太仆所掌管的马匹和财物足够,其余的全部用来供应驿站使用。”

  4. 在春天的正月初一,皇帝下诏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所以要开设农田,朕亲自参加耕种来供给宗庙祭品。对于那些因公差而被迫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和尚未缴纳种子费用的人,都要赦免他们的罪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