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景皇帝,文帝太子也。母曰窦皇后。后七年六月,文帝崩。丁未,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薄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九月,有星孛于西方。
元年冬十月,诏曰:“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歌者,所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高庙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孝惠庙酎,奏《文始》、《五行》之舞。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遂群生;减耆欲,不受献,罪人不帑,不诛亡罪,不私其利也;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也。朕既不敏,弗能胜识。此皆上世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其为孝文皇帝庙为《昭德》这舞,以明休德。然后祖宗之功德,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其与丞相、列侯、中二千石、礼官具礼仪奏。”丞相臣嘉等奏曰:“陛下永思孝道,立《昭德》之舞以明孝文皇帝之盛德,皆臣嘉等愚所不及。臣谨议:世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高皇帝庙宜为帝者太祖之庙,孝文皇帝庙宜为帝者太宗之庙。天子宜世世献祖宗之庙。郡国诸侯宜各为孝文皇帝立太宗之庙。诸侯王、列侯使者侍祠天子所献祖宗之庙。请宣布天下。”制曰“可”。
诗句
- 孝景皇帝,文帝太子也。母曰窦皇后。后七年六月,文帝崩。丁未,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薄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 九月,有星孛于西方。
- 元年冬十月,诏曰:“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歌者,所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高庙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孝惠庙酎,奏《文始》、《五行》之舞。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遂群生;减耆欲,不受献,罪人不帑,不诛亡罪,不私其利也;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也。朕既不敏,弗能胜识。此皆上世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其为孝文皇帝庙为《昭德》这舞,以明休德。然后祖宗之功德,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其与丞相、列侯、中二千石、礼官具礼仪奏。”
- 丞相臣嘉等奏曰:“陛下永思孝道,立《昭德》之舞以明孝文皇帝之盛德,皆臣嘉等愚所不及。臣谨议:世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高皇帝庙宜为帝者太祖之庙,孝文皇帝庙宜为帝者太宗之庙。天子宜世世献祖宗之庙。郡国诸侯宜各为孝文皇帝立太宗之庙。诸侯王、列侯使者侍祠天子所献祖宗之庙。请宣布天下。”
- 制曰“可”。
译文
- 孝景皇帝是文帝的太子,他的母亲名叫窦皇后。在文帝去世后七年的六月,汉景帝继位成为皇帝,并尊称已故的皇太后薄氏为太皇太后,称皇后为皇太后。
- 当年九月,一颗彗星出现在西方天空。
- 在第一年(即景帝即位的第一年)冬十月,汉景帝下诏说:“我听说古代的祖先因为功勋卓著而受到尊崇,而后代因德行卓越而受到敬仰。歌唱是用来展示功德的,舞蹈则是为了表彰功绩的。高庙祭酒时演奏《武德》、《文始》、《五行》三舞。孝惠皇帝时的祭酒时演奏《文始》、《五行》两舞。孝文帝继承大统,打通了关卡桥梁,使天下无远弗届;废除诽谤之言和肉刑,赏赐老年人和孤儿,抚恤孤独无助的人,让百姓都能得到恩惠;废除宫刑,选拔宫女,尊重女性,这是断绝了乱伦的先例。我虽然不够聪明,但仍然不能充分理解这些政策。这些都是前代帝王所没有做到的事情,而孝文帝却亲自实践了。他的德行厚如天地,恩惠施及四海,没有人不因此得到福佑。他的美德如日月光辉普照,但是庙乐却不能与之相匹配,我为此深感忧虑。现在我要为孝文帝修建一座祭祀他的庙堂,取名为“昭德”,以此来彰显他的功德。然后将祖宗的功德流传给后世,永垂不朽,我对此十分欣慰。我将命令丞相、列侯、中二千石官员以及礼官一起制定祭祀礼仪奏报皇上。”
- 丞相大臣们上奏说:“陛下始终思念孝顺之道,建立《昭德》之舞,以此彰显孝文帝皇帝的盛大德业。这一切都是我等愚昧之人所难以企及的。臣谨建议:世上最大的功绩莫过于高皇帝,最大的德行莫过于孝文帝皇帝。高皇帝的庙应作为太祖之庙,孝文帝皇帝的庙应作为太宗之庙。天子应世代供奉祖宗的庙。郡国诸侯应各自为孝文帝皇帝建太宗之庙。诸侯王、列侯作为使者侍奉祭祀天子所献祖宗之庙。请将这一制度宣布给全国。”皇上同意了这个建议。
- 皇上说:“可以。”
注释
- 文帝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儿子刘恒,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国家逐渐走向稳定。
- 窦皇后是文帝的正室,她是汉文帝的得力助手,对汉文帝的治国方针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她的贤德和智慧也为汉文帝所赏识和倚重。
- “九年”指景帝即位后的第九个年头,即景帝即位的第一年。
- 《武德》、《文始》、《五行》三舞分别代表武功、文治和五方五行,是汉代祭祀活动中常用的乐舞形式。
- “太皇太后”指已经逝世的太后薄氏的尊号,表明她的地位很高。
- “太宗”指已经逝世的文帝皇帝的父亲高帝刘邦,因为他在汉朝建立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故称为太宗。
- “薄氏”指景帝的母亲薄姬,她是汉文帝的宠妾,生下了汉景帝刘启。薄姬后来被封为薄太后,她的地位很高。
- “罪人不帑”意为犯罪者不处死刑,体现了汉文帝的仁政思想。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指汉武帝时期的文化政策,旨在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这一政策的实施导致了儒家学派的崛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班固”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汉书》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主要作品《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史学史上的一部巨著。
赏析
这首诗是《汉书·景帝纪》的一部分,主要记载了汉景帝刘启即位后的一系列事件及其影响。诗中通过对景帝即位、尊太皇太后、封爵功臣等方面的叙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朝廷的礼仪制度。诗中还提到了孝道的重要性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孝文帝皇帝的赞美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汉代初期的政治风貌和社会风气,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