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亥,上耕于钩盾弄田。
益封燕王、广陵王及鄂邑长公主各万三千户。
夏,为太后起园庙云陵。
益州廉头、姑缯、牂柯谈指、同并二十四邑皆反。遣水衡都尉吕破胡募吏民及发犍为、蜀郡奔命击益州,大破之。
有司请河内属冀州,河东属并州。
秋七月,赦天下,赐民百户牛、酒。大雨,渭桥绝。
八月,齐孝王孙刘泽谋反,欲杀青州刺史隽不疑,发觉,皆伏诛。迁不疑为京兆尹,赐钱百万。
九月丙子,车骑将军日磾薨。
闰月,遣故廷尉王平等五人持节行郡国,举贤良,问民所疾苦、冤、失职者。
冬,无冰。
二年春正月,大将军光、左将军桀皆以前捕斩反虏重合侯马通功封,光为博陆侯,桀为安阳侯。
以宗室毋在位者,举茂才刘辟强、刘长乐皆为光禄大夫,辟强守长乐卫尉。
{诗句:已亥,上耕于钩盾弄田。益封燕王、广陵王及鄂邑长公主各万三千户。夏,为太后起园庙云陵。
译文:昭帝已亥日,皇帝在钩盾弄地耕种。对燕王、广陵王和鄂邑长公主进行加封,各获得一万三千户的封赏。夏季,为太后修建了园庙云陵。}
关键词解释:
- 钩盾弄田:古代皇家的田地,位于皇宫附近,用于耕种以供皇室使用。
- 燕王、广陵王及鄂邑长公主:指的是汉朝时期的三位亲王及一位公主,他们的封地被特别赐予,以示对他们的特殊地位或贡献的认可。
- 园庙云陵:指太后为自己修建的墓地及其附属的建筑群,用以显示太后的地位和尊严。
赏析:
这首诗记录了昭帝时期的重要事件,包括皇帝的农作活动、对某些贵族的额外赏赐以及太后陵墓的建设。这些活动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动态和家族关系,同时也体现了皇帝对农业和贵族的尊重。通过这些细节,我们能够窥见西汉初期皇权与家族关系之间的复杂互动。此外,昭帝的农作活动可能也反映了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维护。而对贵族的额外赏赐则可能是为了稳定政治局势,加强皇权,同时也是对贵族的一种恩惠和笼络。太后陵墓的建设则显示出皇族成员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他们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