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黄雾四塞,博问公卿大夫,无有所讳。六月,有青蝇无万数集未央宫殿中朝者坐。

秋,罢上林宫馆希御幸者二十五所。

八月,有两月相承,晨见东方。

九月戊子,流星光烛地,长四五丈,委曲蛇形,贯紫宫。

十二月,作长安南北郊,罢甘泉、汾阴祠。是日大风,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韦以上。郡国被灾什四以上,毋收田租。

二年春正月,罢雍五畤。辛巳,上始郊祀长安南郊。诏曰:「乃者徙泰畤、后土于南郊、北郊,朕亲饬躬,郊祀上帝。皇天报应,神光并见。三辅长无共张繇役之劳,赦奉郊县长安、长陵及中都官耐罪徒。减天下赋钱,算四十。」

闰月,以渭城延陵亭部为初陵。

二月,诏三辅内郡举贤良方正各一人。

三月,北宫井水溢出。

辛丑,上始祠后土于北郊。

《汉书·纪·成帝纪》是关于汉成帝刘骜的年表,记录了他在位期间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决策。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1. 夏四月
  • 注释:夏季的四月。
  • 译文:黄雾弥漫,覆盖了整个国家,询问公卿大夫是否有隐瞒。
  1. 六月
  • 注释:夏季的六月。
  • 译文:有大量苍蝇聚集在未央宫殿中朝的地方,预示着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1. 秋九月戊子
  • 注释:秋季的九月九日。
  • 译文:流星光照亮了地面,长度达四五丈,蜿蜒如蛇形,贯穿了紫宫。
  1. 十二月
  • 注释:冬季的十二月。
  • 译文:建造了长安南北郊祭的地方,并取消了甘泉、汾阴的祭祀之地。此日发生了大风,摧毁了甘泉祠中的十根以上大木。全国有四分之一以上的郡国遭受了风灾,免除了田租。
  1. 二年春正月
  • 注释:春季的正月。
  • 译文:开始在长安南郊进行祭祀。皇帝下令说:“之前将泰畤、后土迁移至南郊和北郊,朕亲自参与此事,进行了祭祀。皇天对此有所回应,神灵的光同时显现。三辅地区从未有过张繇等人的劳苦,现在赦免了奉祀长安、长陵及中都官中罪囚徒的罪行。减少了天下的赋税,征收四十。”
  1. 闰月
  • 注释:闰月。
  • 译文:以渭城延陵亭部作为初陵。
  1. 二月
  • 注释:春季的二月。
  • 译文:诏令三辅内郡举荐贤良方正各一人。
  1. 三月
  • 注释:夏季的三月。
  • 译文:北宫井水溢出。
  1. 辛丑
  • 注释:夏季的辛丑日。
  • 译文:皇帝开始在北郊祭祀后土。

通过这些诗句及其翻译,可以看到《汉书·纪·成帝纪》不仅仅是一部史书,也是对当时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件的记录,展现了一个古代帝王的生活和决策过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