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巂山崩。
四年春,罢中书宦官,初置尚书员五人。
夏四月,雨雪。
五月,中谒者丞陈临杀司隶校尉辕丰于殿中。
秋,桃李实。大水,河决东郡金堤。冬十月,御史大夫尹忠以河决不忧职,自杀。
河平元年春三月,诏曰:「河决东郡,流漂二州,校尉王延世堤塞辄平,其改元为河平。赐天下吏民爵,各有差。」
夏四月己亥晦,日有蚀之,既。诏曰:「朕获保宗庙,战战栗栗,未能奉称。传曰:『男教不修,阳事不得,则日为之蚀。』天著厥异,辜在朕躬。公卿大夫其勉悉心,以辅不逮。百寮各修其职,惇任仁人,退远残贼。陈朕过失,无有所讳。」大赦天下。
六月,罢典属国并大鸿胪。
秋九月,复太上皇寝庙园。
二年春正月,沛郡铁官冶铁飞。语在五行志。
越巂山崩,四年春,罢中书宦官,初置尚书员五人。夏四月,雨雪。五月,中谒者丞陈临杀司隶校尉辕丰于殿中。秋,桃李实。大水,河决东郡金堤。冬十月,御史大夫尹忠以河决不忧职,自杀。
诗句翻译与注释:
- 越巂山崩:越巂山发生崩塌事件。
- 四年春:指的是西汉成帝四年的春季。
- 罢中书宦官:撤销了中书省(负责皇帝文书处理等)的宦官机构。
- 初置尚书员五人:开始设置五名尚书职位。
- 夏四月:夏季四月份,这里提到“雨雪”。
- 五月:夏季的第五个月,发生了一件事情。
- 中谒者丞:古代宫廷官员,负责宫中事务。
- 杀司隶校尉:“司隶校尉”是汉代的一种官职,此处指被杀害的司隶校尉是辕丰。
- 桃李实:春季桃花和李花盛开,果实累累。
- 大水:河流泛滥,造成严重的洪灾。
- 河决东郡金堤:黄河在东郡(今河南省濮阳县一带)的金堤处决堤溃坝,导致河水泛滥。
- 冬十月:冬季十月份,御史大夫尹忠因河堤决口问题而自杀。
- 河平元年春三月:河平元年春季的第三个月,即成帝即位后的一年春天。
- 诏曰:皇帝发布的诏书称为“制诏”,这是皇帝对国家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指令或命令。
- 罢典属国并大鸿胪:撤销典属国和大鸿胪两个官职。
- 复太上皇寝庙园:恢复太上皇(即成帝的父亲元帝)的陵墓和寝庙周围的园林。
赏析:
此诗记录的是成帝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从撤除宦官到建立新的官僚机构,再到黄河决堤引发的大规模灾害和政治危机,这些事件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也展示了统治者应对危机的策略。特别是成帝对河堤问题的处理,以及随后的自杀事件,突显了政治动荡和个人决策对国家命运的重大影响。此外,诗中多次提及自然现象,如“雨雪”和“桃李实”,可能象征着天气的变化与季节的更迭,也暗示着自然界对人间事件的微妙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