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岁,御史大夫张忠卒。

三年春三月壬戌,陨石东郡,八。

夏六月,颍川铁官徒申屠圣等百八十人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经历九郡。遣丞相长史、御史中丞逐捕,以军兴从事,皆伏辜。

秋八月丁巳,大司马大将军王凤薨。

四年春正月,诏曰:「夫洪范八政,以食为首,斯诚家给刑错之本也。先帝劭农,薄其租税,宠其彊力,令与孝弟同科。间者,民弥惰怠,乡本者少,趋末者众,将何以矫之?方东作时,其令二千石勉劝农桑,出入阡陌,致劳来之。书不云乎?『服田力啬,乃亦有秋。』其勖之哉!」

二月,赦天下。

秋九月壬申,东平王宇薨。

闰月壬戌,御史大夫于永卒。

鸿嘉元年春二月,诏曰:「朕承天地,获保宗庙,明有所蔽,德不能绥,刑罚不中,众冤失职,趋阙告诉者不绝。是以阴阳错谬,寒暑失序,日月不光,百姓蒙辜,朕甚闵焉。书不云乎?『即我御事,罔克耆寿,咎在厥躬。』方春生长时,临遣谏大夫理等举三辅、三河、弘农冤狱。公卿大夫、部刺史明申敕守相,称朕意焉。其赐天下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加赐鳏寡孤独高年帛。逋贷未入者勿收。」

诗句翻译

汉书·纪·成帝纪

是岁,御史大夫张忠卒。
这一年,御史大夫张忠去世。

三年春三月壬戌,陨石东郡,八。

夏六月,颍川铁官徒申屠圣等百八十人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经历九郡。遣丞相长史、御史中丞逐捕,以军兴从事,皆伏辜。
这年夏六月,位于颖川的铁官徒申屠圣等180人袭击当地官员,并窃取仓库兵器,自称为将军,在九个郡中活动。朝廷派遣丞相长史和御史中丞追捕他们,因战事紧急而采取军事行动,这些人最终都受到了惩罚。

秋八月丁巳,大司马大将军王凤薨。**

四年春正月,诏曰:「夫洪范八政,以食为首,斯诚家给刑错之本也。先帝劭农,薄其租税,宠其彊力,令与孝弟同科。间者,民弥惰怠,乡本者少,趋末者众,将何以矫之?方东作时,其令二千石勉劝农桑,出入阡陌,致劳来之。书不云乎?『服田力啬,乃亦有秋。』其勖之哉!」
这年春季开始,皇帝下诏说:“洪范中的八项政务,以农业为主,这确实是国家富足,刑罚减少的根本。先帝注重农业,减轻农民负担,鼓励他们的勤劳。然而,近来民众逐渐懒惰怠惰,重视农业的人减少了,而热衷于商业的人增多了,我们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当春天到来时,命令各郡守督促农民耕种田地,进入田间劳作。‘勤奋地耕种田地,才能有好的收成’,勉励他们吧!”

二月,赦天下。**

秋九月壬申,东平王宇薨。
秋季九月壬申日,东平王宇去世。

闰月壬戌,御史大夫于永卒。**

鸿嘉元年春二月,诏曰:「朕承天地,获保宗庙,明有所蔽,德不能绥,刑罚不中,众冤失职,趋阙告诉者不绝。是以阴阳错谬,寒暑失序,日月不光,百姓蒙辜,朕甚闵焉。书不云乎?『即我御事,罔克耆寿,咎在厥躬。』方春生长时,临遣谏大夫理等举三辅、三河、弘农冤狱。公卿大夫、部刺史明申敕守相,称朕意焉。其赐天下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加赐鳏寡孤独高年帛。逋贷未入者勿收。」
这年春季开始,皇帝下诏说:“朕秉承天地之德,得以保护祖宗的祭祀。虽然有些事情需要被遮掩,但我的德行无法得到人们的拥护,刑罚也不公正,众多冤屈得不到解决。因此导致阴阳交错,气候失常(天气异常),日月无光,百姓受苦。我对此感到非常痛心。书籍中不是说吗?‘如果我是君主,就应当谨慎行事,避免过早去世。’现在正是春天生长的时候,我将派遣谏大夫理等人前往三辅、三河、弘农地区审理那些冤案。让公卿大夫、各州刺史明确告知他们的守相,让他们听从我的旨意。朕决定赏赐全国民众爵位一级,女子每家一百斛酒,同时增加对鳏寡孤独老人的帛赐。对于那些未能按时归还债务的,不予收取。”

关键词注释:

  • 洪范八政:指中国古代文献《尚书》中的八个方面的重要政务。
  • 家给刑错:指国家富强,刑罚不当导致的治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的状态。
  • 东作时:古代农耕季节之一,春季耕作的开始时期。
  • 服田力啬:指勤奋地耕种田地。
  • 即我御事:意思是说如果我作为君主的过失和错误。
  • 咎在厥躬:意思是过错和罪责在自己。
  • 逋贷未入:指没有偿还债务的人。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西汉中期政治状况的复杂性以及皇帝对于国家治理的关注和努力。通过皇帝的诏书可以看出,尽管存在一些政治和社会问题,例如农民的懒惰和官吏的贪污行为、刑罚的不当以及对农业的重视不够,但皇帝还是尽力推行政策以改善这种状况。诗中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和皇帝对于农业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对民众福祉的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