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始元年春正月癸丑,太官凌室火。戊午,戾后园阙火。
夏四月,封婕妤赵氏父临为成阳侯。五月,封舅曼子侍中骑都尉光禄大夫王莽为新都侯。六月丙寅,立皇后赵氏。大赦天下。
秋七月,诏曰:「朕执德不固,谋不尽下,过听将作大匠万年言昌陵三年可成。作治五年,中陵、司马殿门内尚未加功。天下虚耗,百姓罢劳,客土疏恶,终不可成。朕惟其难,怛然伤心。夫『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其罢昌陵,及故陵勿徙吏民,令天下毋有动摇之心。」立城阳孝王子俚为王。
八月丁丑,太皇太后王氏崩。
二年春正月己丑,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薨。
二月癸未夜,星陨如雨。乙酉晦,日有蚀之。诏曰:「乃者,龙见于东莱,日有蚀之。天著变异,以显朕邮,朕甚惧焉。公卿申敕百寮,深思天诫,有可省减便安百姓者,条奏。所振贷贫民,勿收。」又曰:「关东比岁不登,吏民以义收食贫民、入谷物助县官振赡者,已赐直,其百万以上,加赐爵右更,欲为吏补三百石,其吏也迁二等。三十万以上,赐爵五大夫,吏亦迁二等,民补郎。十万以上,家无出租赋三岁。万钱以上,一年。」
诗句
- 永始元年春正月癸丑,太官凌室火。戊午,戾后园阙火。
- 夏四月,封婕妤赵氏父临为成阳侯。五月,封舅曼子侍中骑都尉光禄大夫王莽为新都侯。六月丙寅,立皇后赵氏。大赦天下。
- 秋七月,诏曰:「朕执德不固,谋不尽下,过听将作大匠万年言昌陵三年可成。作治五年,中陵、司马殿门内尚未加功。天下虚耗,百姓罢劳,客土疏恶,终不可成。朕惟其难,怛然伤心。夫『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其罢昌陵,及故陵勿徙吏民,令天下毋有动摇之心。」立城阳孝王子俚为王。
- 八月丁丑,太皇太后王氏崩。
- 二年春正月己丑,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薨。
- 二月癸未夜,星陨如雨。乙酉晦,日有蚀之。诏曰:「乃者,龙见于东莱,日有蚀之。天著变异,以显朕邮,朕甚惧焉。公卿申敕百寮,深思天诫,有可省减便安百姓者,条奏。所振贷贫民,勿收。」又曰:「关东比岁不登,吏民以义收食贫民、入谷物助县官振赡者,已赐直,其百万以上,加赐爵右更,欲为吏补三百石,其吏也迁二等。三十万以上,赐爵五大夫,吏亦迁二等,民补郎。十万以上,家无出租赋三岁。万钱以上,一年。」
译文
- 永始元年:
- 春季:正月癸丑日,太官的凌室(一种建筑)被烧了;五月戊午日,戾后园的阙被烧了。
- 夏季:封婕妤赵氏的父亲赵临为成阳侯;五月,封舅舅王曼子为侍中骑都尉兼光禄大夫王莽为新都侯。六月初七丙寅日,立皇后赵氏。全国大赦。
- 秋季:皇帝下令说:“我持守道德不够坚定,谋划不够周到详尽。过去因为听从将作大匠万年的建议以为昌陵可以在三年内完成,但实际建设五年,中陵和司马殿的门内还没有完成。导致国家财力空虚,百姓疲惫不堪,用别人的土地修建的宫殿质量又差,最终无法完成。我深感困难,非常难过。‘犯了错误却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因此取消昌陵的建设,以及原来的陵墓不要迁移居民,让天下人没有动摇的念头。”并立城阳孝王的儿子赵俚为王。
- 八月:太皇太后王氏去世。
- 第二年春季:正月己丑日,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去世。
- 二月:夜间流星坠落如同下雨一般,到月末日全有月食发生,皇帝下诏说:“不久前,龙出现在东莱,出现月食的现象。这是天地显示异常征兆,用以显示我的责任。我感到非常害怕。公卿们应当深刻反省,思考上天的警告,如果有可以减轻赋税减轻负担使百姓得以安宁的事情,应该条陈上报。对那些向国家借粮赈济贫民的人,免除他们的债务。”又说:“关东连续多年收成不好,官员和民众因道义帮助灾民收集食物、交纳谷物来帮助官府赈济贫困的人,已经给予他们财物作为补偿。其中一百万元以上的,加赐爵位右更;想要成为官吏的人增加粮食二百石的职位,其他人员提升两级;三十万元以上的,赐爵为五大夫;其他人员的官职也提升两级;十万以上的,免除三年的租税;一万以上的,免除一年的租税。”
注释
- 永始元年春正月癸丑:指农历正月十二日。
- 太官凌室火:指的是皇宫中的凌室(一种祭祀用的建筑物)发生了火灾。
- 戾后园阙火:指的是戾太子刘贺的御花园的阙台发生火灾。
- 大赦天下:全国范围内赦免罪犯。
- 立皇后赵氏:指立赵氏为皇后。
- 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薨:王音去世。
- 关东比岁不登:关东地区连年歉收。
- 诏曰:皇上下诏说。
- 太皇太后王氏崩:王太后去世。
- 立城阳孝王子俚为王:立城阳郡的孝王的儿子赵俚为王。
- 八月丁丑:农历八月十四日。
- 太皇太后王氏崩:农历八月十六日。
- 二年春正月己丑:农历二月一日。
- 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薨:农历二月二十一日。
- 二月癸未夜:农历二月二十四日晚上。
- 星陨如雨:夜晚流星坠落如同雨点一样密集。
- 日有蚀之:日食发生。
- 乃者:刚才;最近。
- 龙见于东莱:在东方出现龙的景象。
- 天著变异:天地显示出异常的变化或征兆。
- 执德不固:掌握权力不稳定。
- 谋不尽下:谋划事情不能全面考虑。
- 改过:改正自己的过错。
- 罢昌陵:停止修建昌陵。
- 故陵勿徙吏民:不要迁徙原有的陵墓居民。
- 振赡:赈济救济。
- 公卿申敕百寮:朝廷大臣告诫百官。
- 所振贷贫民:向贫困的人民发放赈济的钱物。
- 勿收:不收缴。
- 右更:古代爵位名之一。
- 五大夫:古代爵位名之一。
- 郎:官名。
- 家无出租赋三岁:家中无需承担一年的赋税。
- 万钱以上:一千钱以上。
- 一年:一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