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六月,封舅谭、商、立、根、逢时皆为列侯。

三年春二月丙戌,犍为地震山崩,雍江水,水逆流。

秋八月乙卯晦,日有蚀之。

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秘书。谒者陈农使,使求遗书于天下。

四年春正月,匈奴单于来朝。

赦天下徒,赐孝弟力田爵二级,诸逋租赋所振贷勿收。

二月,单于罢归国。

三月癸丑朔,日有蚀之。

遣光禄大夫博士嘉等十一人行举濒河之郡水所毁伤困乏不能自存者,财振贷。其为水所流压死,不能自葬,令郡国给槥椟葬埋。已葬者与钱,人二千。避水它郡国,在所冗食之,谨遇以文理,无令失职。举惇厚有行能直言之士。

壬申,长陵临泾岸崩,雍泾水。

夏六月庚戌,楚王嚣薨。

山阳火生石中,改元为阳朔。

阳朔元年。

春二月丁未晦,日有蚀之。

以下是对《汉书·纪 · 成帝纪》中诗句的逐句释义,以及对应的译文和赏析:

  1. 诗句
    夏六月,封舅谭、商、立、根、逢时皆为列侯。
  • 译文:夏季六月,将外戚家族中的舅舅谭、商、立、根、逢时全部封为列侯。
  • 赏析:《汉书》记载了汉成帝时期对外戚家族成员的封赏,显示了皇帝对某些家族的特别信任和重视。
  1. 诗句
    三年春二月丙戌,犍为地震山崩,雍江水,水逆流。
  • 译文:三年春季二月丙戌日,犍为郡发生地震,连带山崩,雍江水泛滥,河水逆流而上。
  • 赏析:这一事件反映了自然灾害给当地带来的破坏和影响,同时也体现了朝廷对灾害应对的重视。
  1. 诗句
    秋八月乙卯晦,日有蚀之。
  • 译文:秋季八月乙卯晦日,出现了日食现象。
  • 赏析:日食是天文学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预示着天文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1. 诗句
    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秘书。谒者陈农使,使求遗书于天下。
  • 译文:光禄大夫刘向负责校对宫中藏书,谒者陈农奉命出使各地,寻找遗失的书籍。
  • 赏析:这段描述展示了汉朝中央集权下的行政管理和文献工作,体现了古代官府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
  1. 诗句
    四年春正月,匈奴单于来朝。
  • 译文:元帝四年春季正月,匈奴单于前来朝见。
  • 赏析:此事件标志着汉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关系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对外交流的一部分。
  1. 诗句
    赦天下徒,赐孝弟力田爵二级,诸逋租赋所振贷勿收。
  • 译文:宣布大赦天下所有因犯罪被判刑的人,给予孝顺、尊敬长辈、勤劳耕作之人以二级爵位,免除所有拖欠的租税。
  • 赏析:此政策反映了汉朝对农业的支持和对农民的关爱,体现了政府在财政管理上的智慧和人性化考量。
  1. 诗句
    二月,单于罢归国。
  • 译文:二月,匈奴单于回国。
  • 赏析:此事件标志着一个时期的结束,也反映了国家间外交关系的变动。
  1. 诗句
    三月癸丑朔,日有蚀之。
  • 译文:三月辛丑朔日,发生了日食。
  • 赏析:日食作为一种天文现象,它的记录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见证,也是对古人科学认知的一种反映。
  1. 诗句
    遣光禄大夫博士嘉等十一人行举濒河之郡水所毁伤困乏不能自存者,财振贷。其为水所流压死,不能自葬,令郡国给槥椟葬埋。已葬者与钱,人二千。避水它郡国,在所冗食之,谨遇以文理,无令失职。举惇厚有行能直言之士。
  • 译文:派遣光禄大夫博士嘉和其他十一人前往黄河沿岸的郡县,调查因洪水而受到损失或伤害的人们,并提供资金进行救济。对于那些因洪水死亡而无法埋葬的人,要求各郡国提供棺材和埋葬服务。已经安葬的人给予钱财,每人两千。对于那些因逃避洪水而居住在其他郡国的,要按规定给予粮食供应,并且对待这些人要公正合理,确保他们不会因为待遇不公而失职。同时选拔那些品德高尚、有能力、敢于直言的人。
  • 赏析:这一段描述了汉朝对受灾民众的救助措施,体现了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灾后重建的重视。选拔有德有才之士也是当时政治清明的表现。

通过这首诗歌及其翻译和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书·纪 · 成帝纪》的背景、内容以及它在历史上的意义。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代文学作品的了解,也为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