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曲阳侯王根、成都侯王况皆有罪,根就国,况免为庶人,归故郡。
诏曰:“朕承宗庙之重,战战兢兢,惧失天心。间者日月亡光,五星失行,郡国比比地动。乃者河南、颍川郡水出,流杀人民,坏败庐舍。朕之不德,民反蒙辜,朕甚惧焉。已遣光禄大夫循行举籍,赐死者棺钱,人三千。其令水所伤县邑及他郡国灾害什四以上,民赀不满十万,皆无出今年租赋。”
建平元年春正月,赦天下。侍中骑都尉新成侯赵钦、成阳侯赵皆有罪,免为庶人,徙辽西。
太皇太后诏外家王氏田非冢茔,皆以赋贫民。
二月,诏曰:“盖闻圣王之治,以得贤为首。其与大司马、列侯、将军、中二千石、州牧、守、相举孝弟B129厚能直言通政事,延于侧陋可亲民者,各一人。”
三月,赐诸侯王、公主、列侯、丞相、将军、中二千石、中都、郎吏金、钱、帛,各有差。
《汉书·哀帝纪》的赏析
历史文献中的文化传承与艺术欣赏
- 原文节选及翻译
- 原文节选
孝哀皇帝,元帝庶孙,定陶恭王子也。母曰丁姬。年三岁嗣立为王,长好文辞法律。元延四年入朝,尽从傅、相、中尉。时成帝少弟中山孝王亦来朝,独从傅。上怪之,以问定陶王,对曰:“令,诸侯王朝,得从其国二千石。”
- 翻译
孝哀皇帝,是元帝的孙子,定陶国王的儿子。他的母亲名叫丁姬。在他三岁的时候继承王位,长大后喜欢研究文辞和法律。元延四年(公元前8年),他入京朝见成帝,所有随行的傅、相、中尉都一同前来。当时成帝的小弟弟中山孝王也来朝见,只有傅同来。皇帝对此感到奇怪,于是询问定陶王。定陶王回答说:“按照朝廷的命令,各侯王来朝见,他们的封国里地位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都应该一同前来。傅、相、中尉都是二千石的官员,所以都应一同前来。”皇帝听后十分赞赏定陶王的回答,认为他是位贤能的人。
- 注释
- 孝哀皇帝,是元帝的孙子,定陶国王的儿子。他的母亲名叫丁姬。在三岁时继承王位。长大后,他热爱研究和精通文辞和法律。在元延四年(公元前8年),他入京朝见成帝。所有随行的傅、相、中尉都一同前来。此时,成帝的小弟弟中山孝王也来朝见,只有傅同来。皇帝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于是询问定陶王。定陶王回答说:“根据朝廷的命令,各侯王来朝,他们的封国里地位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都应一同前来。傅、相、中尉都是二千石的官员,因此都应当一同前来。”皇帝听后十分赞赏定陶王的回答,认为他是位贤能的人。
- 赏析
《汉书·哀帝纪》是班固所著《汉书》的一篇,主要记载了西汉第十三位皇帝汉哀帝刘欣在位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为我们研究汉代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本文通过对《汉书·哀帝纪》的详细解读,我们可以看出孝哀皇帝刘欣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汉朝逐渐走向衰落。然而,这些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集权,导致了后来的农民起义和社会动荡。因此,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这段历史,既要看到它的优点,也要认识到它的不足之处。同时,我们还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