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汉公世子宇与帝外家卫氏有谋。宇下狱死,诛卫氏。
四年春正月,郊祀高祖以配天,宗祀孝文以配上帝。
改殷绍嘉公曰宋公,周承休公曰郑公。
诏曰:“盖夫妇正则父子亲,人伦定矣。前诏有司复贞妇,归女徒,诚欲以防邪辟,全贞信。及眊掉之人刑罚所不加,圣王之所以制也。惟苛暴吏多拘系犯法者亲属,妇女老弱,构怨伤化,百姓苦之。其明敕百僚,妇女非身犯法,及男子年八十以上七岁以下,家非坐不道,诏所名捕,它皆无得系。其当验者,即验问。定著令。”
二月丁未,立皇后王氏,大赦天下。
遣太仆王恽等八人置副,假节,分行天下,览观风俗。
赐九卿已下至六百石、宗室有属籍者爵,自五大夫以上各有差。赐天下民爵一级,鳏、寡、孤、独、高年帛。
诗句释义:
- 安汉公世子宇与帝外家卫氏有谋 - 指汉朝的安汉公(可能为王莽)的儿子王宇与皇帝的亲属卫氏有不正当的阴谋。
- 宇下狱死,诛卫氏 - 王宇因谋反而被逮捕入狱并处死,同时牵连了他的家族也被诛杀。
- 四年春正月,郊祀高祖以配天,宗祀孝文以配上帝 - 在第四个年头(农历四月初十)举行的祭祀活动,用以祭拜开国皇帝刘邦以及文帝刘恒。
- 改殷绍嘉公曰宋公,周承休公曰郑公 - 将殷绍嘉公(可能是商末的一位诸侯)改名为宋公,将周承休公(可能是周公旦的后代)改为郑公。
- 诏曰:“盖夫妇正则父子亲,人伦定矣。” - 皇帝的诏书指出,夫妻之间如果端正则父子关系自然亲近,这是确立人与人之间正常秩序的重要原则。
- 前诏有司复贞妇,归女徒,诚欲以防邪辟,全贞信。及眊掉之人刑罚所不加,圣王之所以制也 - 前次诏书中要求有关官员恢复贞洁妇女的地位,释放被判有罪的女犯,其目的是为了防止邪恶,保全贞操。对于那些行为痴呆、无法分辨是非的人,法律不会施加刑罚,这是因为圣明的君王会这么做。
- 惟苛暴吏多拘系犯法者亲属,妇女老弱,构怨伤化,百姓苦之。其明敕百僚,妇女非身犯法,及男子年八十以上七岁以下,家非坐不道,诏所名捕,它皆无得系。其当验者,即验问。定著令 - 只有那些严厉残暴的官吏才会关押犯人的亲属,而妇女和老人小孩容易产生怨恨并对社会风气造成破坏,百姓深受其害。现在命令所有官员都明确禁止这种做法,除非是妇女本人犯罪或有其他特殊情况,否则其他人都不应当被羁押;如果有需要验证的情况,就进行验证调查。
- 二月丁未,立皇后王氏,大赦天下 - 农历二月十四日举行了立后大典,随后宣布全国大赦。
- 遣太仆王恽等八人置副,假节,分行天下,览观风俗 - 派遣八个官员(可能是地方官员)分别带着符节,巡视全国各地,考察风俗民情。
- 赐九卿已下至六百石、宗室有属籍者爵,自五大夫以上各有差 - 赏赐给九卿以下各级官员以及有封号的皇室成员爵位,从五大夫开始,等级不同待遇也有差别。
- 赐天下民爵一级,鳏、寡、孤、独、高年帛 - 给予全国所有的百姓一个等级的爵位,对于鳏夫、寡妇、孤儿、独居的老人、高龄的人提供丝帛作为补助。
译文:
- 安汉公世子王宇与皇帝的外家卫氏有阴谋 - 汉朝的安汉公(可能是指王莽)的儿子王宇与皇帝的亲属卫氏密谋。
- 王宇因此下狱而死,牵连卫家被诛杀 - 因为密谋而被逮捕并处决,连累了卫家的族人。
- 第四个年头的春天二月初一举行郊祀,祈求高祖保佑 - 农历四月十一日进行祭祀活动,向高祖神祈祷保佑国家。
- 第二个年头的春天二月初一宗祀孝文皇帝配享上天 - 农历四月十一日进行祭祀活动,向文帝神祈求保佑国家。
- 改殷绍嘉公为宋公,周承休公为郑公 - 对商末的诸侯殷绍嘉公改称为宋公,对周公旦的后代周承休公改称为郑公。
- 皇上的诏书说:“夫妻之间的和谐是家庭和睦的基础,这是确立人与人之间正常秩序的重要原则。” - 皇帝的诏书中强调了夫妻关系和谐的重要性,这有助于维护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 前次诏书中要求有关官员恢复贞洁妇女的地位,释放被判有罪的女犯,其目的是为了防止邪恶,保全贞操。对于那些行为痴呆、无法分辨是非的人,法律不会施加刑罚,这是因为圣明的君王会这么做 - 前次发布的公告中提到了恢复忠贞女性地位,释放罪犯家属,以及保护那些无法正确识别是非的行为痴呆者,这些措施是为了预防不良行为和确保法律公正执行。
- 只有那些严厉残暴的官吏才会关押犯人的亲属,而妇女和老人小孩容易产生怨恨并对社会风气造成破坏,百姓深受其害。现在命令所有官员都明确禁止这种做法 - 强调了严格限制对犯人亲属的不合理羁押,特别是考虑到妇女和老年人的感受。
- 农历二月初十四举行立后庆典,随后宣布全国大赦 - 农历二月初十四举行婚礼庆典,随后宣布全国范围内的赦免政策。
- 派遣八位官员(可能是地方长官)携带符节,巡视全国各地,考察风俗民情 - 皇帝派遣了八名高级官员,每人持符节,分赴各地视察和调研当地风土人情。
- 赐予九卿以下的官员以及有封号的皇室成员爵位,从五大夫开始,等级不同待遇也有差别 - 对各级官员及皇族成员给予封爵,根据官阶高低分为不同的等级,享受不同的待遇。
- 赏赐给全国所有的百姓一个爵位等级,对于鳏夫、寡妇、孤儿、独居的老人、高龄的人提供丝帛作为补助 - 对所有国民颁发爵位,并给予特殊人群如鳏夫、寡妇、孤儿、老人和老年人额外的丝帛补助金。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汉代初期的政治和社会状况。通过描述安汉公世子及其同伙的罪行,展示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同时,诗中还提到了皇帝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所作的努力,包括颁布诏书和实施法令。这种政治举措旨在强化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秩序,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家庭伦理的重视。此外,诗中的“夫妇正则父子亲”一句揭示了儒家思想中家庭关系的和谐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整个诗歌通过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貌,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家庭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