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及孝成,复加恤问,稍益衰微,不绝如线。善乎,杜业之纳说也!曰:“昔唐以万国致时雍之政,虞、夏以之多群后飨共己之治。汤法三圣,殷氏太平。周封八百,重译来贺。是以内恕之君,乐继绝世;隆名之主,安立亡国。至于不及下车,德念深矣。成王察牧野之克,顾群后之勤,知其恩结于民心,功光于王府也,故追述先父之志,录遗老之策,高其位,大其,爱敬饬尽,命赐备厚。大孝之隆,于是为至。至其没也,世主叹其功,无民而不思。所息之树且犹不伐,况其庙乎?是以燕、齐之祀与周并传,子继弟及,历载不堕。岂无刑辟,繇祖之竭力,故支庶赖焉。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受山河之誓,存以著其号,亡以显其魂,赏亦不细矣。百余年间而袭封者尽,或绝失姓,或乏无主,朽骨孤于墓,苗裔流于道,生为愍隶,死为转尸。以往况今,甚可悲伤。圣朝怜闵,诏求其后,四方欣欣,靡不归心。出入数年而不省察,恐议者不思大义,设言虚亡,则厚德掩息,遴柬布章,非所以视化劝后也。三人为众,虽难尽继,宜从尤功。”于是成帝复绍萧何。

”`
降及孝成,复加恤问,稍益衰微,不绝如线。

善乎,杜业之纳说也!曰:“昔唐以万国致时雍之政,虞、夏以之多群后飨共己之治。汤法三圣,殷氏太平。周封八百,重译来贺。是以内恕之君,乐继绝世;隆名之主,安立亡国。至于不及下车,德念深矣。成王察牧野之克,顾群后之勤,知其恩结于民心,功光于王府也,故追述先父之志,录遗老之策,高其位,大其,爱敬饬尽,命赐备厚。大孝之隆,于是为至。至其没也,世主叹其功,无民而不思。所息之树且犹不伐,况其庙乎?是以燕、齐之祀与周并传,子继弟及,历载不堕。岂无刑辟,繇祖之竭力,故支庶赖焉。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受山河之誓,存以著其号,亡以显其魂,赏亦不细矣。”百余年间而袭封者尽,或绝失姓,或乏无主,朽骨孤于墓,苗裔流于道,生为愍隶,死为转尸。以往况今,甚可悲伤。圣朝怜闵,诏求其后,四方欣欣,靡不归心。出入数年而不省察,恐议者不思大义,设言虚亡,则厚德掩息,遴柬布章,非所以视化劝后也。三人为众,虽难尽继,宜从尤功。”

于是成帝复绍萧何。

赏析:此诗通过对《汉书·表》中关于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的注释和译文的详细展开,不仅呈现了对古代历史文献的深刻理解,而且通过文字展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古代文人对于历史记载的重视态度。在解读这段历史文献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那些在历史上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的缅怀与尊敬,以及对国家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东汉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他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录了西汉的历史,被誉为“前四史”之一。颜师古(581年-643年),字师古,唐代著名学者,精通音律,对经学有深厚的研究。他对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进行了补充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和深层含义。

《汉书》是继《史记》、《后汉书》之后的又一部重要史书。全书记述了从西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的历史,共230年。其中包含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人物传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涵盖原著全文和白话文版本,提供了详细的释义、注解与注释,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文本的含义。同时,它还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古代历史文献的特点和价值。

在《汉书》中,“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等句子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与期望。通过这些诗句和名言,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对《汉书·表》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的逐句解读和赏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这一历史文献的具体内容和意义,还能深刻体会古代文人对历史记载的重视以及他们的思想情感。这对于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和研究古代历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