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书》称“蛮夷帅服”,《诗》云“徐方既俫”,《春秋》列潞子之爵,许其慕诸夏也。汉兴至于孝文时,乃有弓高、襄城之封,虽自外来,本功臣后。故至孝景始欲侯降者,丞相周亚夫守约而争。帝黜其议,初开封赏之科,又有吴、楚之事。武兴胡、越之伐,将帅受爵,应本约矣。后世承平,颇有劳臣,辑而序之,续元功次云。【表略】

《汉书 · 表 ·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昔《书》称“蛮夷帅服”,《诗》云“徐方既俫”,《春秋》列潞子之爵,许其慕诸夏也。汉兴至于孝文时,乃有弓高、襄城之封,虽自外来,本功臣后。故至孝景始欲侯降者,丞相周亚夫守约而争。帝黜其议,初开封赏之科,又有吴、楚之事。武兴胡、越之伐,将帅受爵,应本约矣。后世承平,颇有劳臣,辑而序之,续元功次云。

【注释】

《左传》: 《书经》:“蛮夷帅服”指的是对远方的少数民族的尊重和接纳。

《诗经》: “徐方既徕”指的是使徐国(今江苏徐州)归顺的意思。

《春秋》: 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晋悼公命荀会与魏绛率军攻郑,大败郑军。郑文公为谢罪,派大夫驷偃到晋国向荀会见礼。苟会和赵同认为郑国已经屈服,没有接受他们的请求。郑国的使者说:“我们虽然有罪,但是你们国家的军队却先进攻我们。”苟会和赵同说:“这是你们的罪过!”于是接受了郑国的请见。

《春秋》: 潞子:即潞国国君潞子婴儿,字子臧。他以善辩著称于朝野。

【赏析】:

这首诗主要叙述了汉朝开国功臣中一些人的封赏情况。从汉武帝起,汉朝就实行封侯制度,许多功臣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赏。其中一些有功的人被封为诸侯王,如刘彻被封为胶西王等;另一些人则被封为侯,如李左车被封为辽阳侯等。这些封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汉朝的统治,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