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曰:汉兴之初,庶事草创,唯一叔孙生略定朝廷之仪。若乃正朔、服色、郊望之事,数世犹未章焉。至于孝文,始以夏郊,而张仓据水德,公孙臣、贾谊更以为土德,卒不能明。孝武之世,文章为盛,太初改制,而宽、司马迁等犹从臣、谊之言,服色数度,遂顺黄德。彼以五德之传,从所不胜,秦在水德,故谓汉据土而克之。刘向父子以为帝出于《震》,故包羲氏始受木德,其后以母传子,终而复始,自神农、黄帝下历唐、虞三代而汉得火焉。故高祖始起,神母夜号,著赤帝之符,旗章遂赤,自得天统矣。昔共工氏以水德间于木、火,与秦同运,非其次序,故皆不永。由是言之,祖宗之制盖有自然之应,顺时宜矣。究观方士祠官之变,谷永之言,不亦正乎!不亦正乎!

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

汉书·卷二十五下·郊祀志第五下    
赞曰:汉兴之初,庶事草创,唯一叔孙生略定朝廷之仪。若乃正朔、服色、郊望之事,数世犹未章焉。    

译文

《汉书》是研究汉朝历史的重要著作,它详细记载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事迹。其中,《郊祀志》篇讲述了汉朝皇帝祭祀天地、山川的各种仪式和活动,展现了汉朝对于宗教和文化的重视程度。

注释

  1. 汉兴之初:指西汉建立初期,国家正处于初创阶段。
  2. 庶事草创:各种事务都在起步阶段,需要逐步完善和规范。
  3. 唯一的叔孙生:叔孙生可能是一位官员或学者,他在朝廷礼仪方面的工作为汉朝奠定了基础。
  4. 若乃正朔、服色、郊望之事:指的是朝廷的礼仪制度,包括使用正朔(历法)、服色(服饰颜色)、郊望(祭祀天地的活动)等方面。
  5. 数世犹未章焉:几代人都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或规范。

赏析

这段文字描述了汉朝初年在政治、文化方面的一些情况,特别是关于祭祀天地的礼仪制度尚不完善。这反映出西汉初期国家初建,各方面都需要逐步发展和规范。叔孙生在此时期的工作可能对后来的礼仪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这也体现了汉朝对于宗教和文化的重视,通过举行各种仪式来表达对天地的敬畏和祈求丰收。这种文化传统延续到东汉,甚至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仍然有所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