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用昏建者杓;杓,自华以西南。夜半建者衡;衡,殷中州河、济之间。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东北也。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海。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记,皆系于斗。
斗魁戴筐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禄,六曰司灾。在魁中,贵人之牢。魁下六星两两而比者,曰三能。三能色齐,君臣和;不齐,为乖戾。柄辅星,明近,辅臣亲强;斥小,疏弱。
杓端有两星:一内为矛,招摇;一外为盾,天蜂。有名圜十五星,属杓,曰贱人之牢,牢中星实则囚多,虚则开出。
天一、枪、C964、矛、盾动摇,角大,兵起。
东宫苍龙,房、心。心为明堂,大星天王,前后星子属。不欲直,直,王失计。房为天府,曰天驷。其阴,右骖。旁有两星曰衿。衿北一星曰辖。东北曲十二星曰旗。旗中四星曰天市。天市中星众者实,其中虚则耗。房南众星曰骑官。
诗句:
译文:
北斗星,也就是“旋”、“玑”、“玉衡”,用来齐整七政。杓(斗柄)携带龙角,衡(斗柄)横贯南斗,魁(斗柄顶端)枕着参星。
注释:
- 北斗七星: 指的是中国古代的星宿系统,其中“璇玑玉衡”三颗星组成斗,是北斗七星中的三颗主星。
- 齐七政: 古代认为天地人各有其相应的星宿对应,称为“七政”,即天上的天官、地官、人官等分别有相应的代表星宿。
- 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 描述了斗柄的三种不同形态。杓是斗的柄端,形似龙角;衡是横贯南斗的斗柄,形状像盾牌;而魁则是斗的顶端,枕着参星。
赏析:
这段诗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的天文体系,通过北斗七星的不同部分,象征性地表示了天地人的对应关系和各自的功能。通过对“旋玑玉衡”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宇宙秩序的理解和尊重。同时,通过比喻性的叙述手法,诗人赋予了这些星宿以生动的形象和寓意,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宇宙观和星宿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