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又言:“帝王建立社稷,百王不易。社者,土也。宗庙,王者所居。稷者,百谷之主,所以奉宗庙,共粢盛,人所食以生活也。王者莫不尊重亲祭,自为之主,礼如宗庙。《诗》曰‘乃立冢土’。又曰‘以御田祖,以祈甘雨’。《礼记》曰‘唯祭宗庙社稷,为越绋而行事’。圣汉兴,礼仪稍定,已有官社,未立官稷。”遂于官社后立官稷,以夏禹配食官社,后稷配食官稷。稷种穀树。徐州牧岁贡五色土各一斗。
莽篡位二年,兴神仙事,以方士苏乐言,起八风台于宫中。台成万金,作乐其上,顺风作液汤。又种五梁禾于殿中,各顺色置其方面,先煮鹤髓、毒冒、犀玉二十余物渍种,计粟斛成一金,言此黄帝谷仙之术也。以乐为黄门郎,令主之。莽遂崇鬼神淫祀,至其末年,自天地六宗以下至诸小鬼神,凡千七百所,用三牲鸟兽三千余种。后不能备,乃以鸡当鹜雁,犬当麋鹿。数下诏自以当仙,语在其《传》。
莽复言:“帝王建立社稷,百王不易。社者,土也。宗庙,王者所居。稷者,百谷之主,所以奉宗庙,共粢盛,人所食以生活也。王者莫不尊重亲祭,自为之主,礼如宗庙。《诗》曰‘乃立冢土’。又曰‘以御田祖,以祈甘雨’。《礼记》曰‘唯祭宗庙社稷,为越绋而行事’。圣汉兴,礼仪稍定,已有官社,未立官稷。”遂于官社后立官稷,以夏禹配食官社,后稷配食官稷。稷种穀树。徐州牧岁贡五色土各一斗。王莽篡位二年,兴神仙事,以方士苏乐言,起八风台于宫中。台成万金,作乐其上,顺风作液汤。又种五梁禾于殿中,各顺色置其方面,先煮鹤髓、毒冒、犀玉二十余物渍种,计粟斛成一金,言此黄帝谷仙之术也。以乐为黄门郎,令主之。莽遂崇鬼神淫祀,至其末年,自天地六宗以下至诸小鬼神,凡千七百所,用三牲鸟兽三千余种。后不能备,乃以鸡当鹜雁,犬当麋鹿。数下诏自以当仙,语在其《传》。
注释解释:
- 莽:指王莽,汉朝的一位皇帝。
- 帝王:指天子或皇帝。
- 社稷:古代指土地神和谷神,是祭祀的对象。
- 宗庙:指祭祀祖先的场所。
- 稷(Jì):指农业之神,负责种植谷物。
- 冢土:指大地之神。
- 越绋(fú):穿着丧衣。
- 《诗》:指《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之一。
- 唯祭宗庙社稷:指只有祭祀宗庙和社稷才符合礼仪。
- 徐州牧:指汉代的徐州地区长官。
- 五色土:指五种颜色的土地,象征五行之一的土。
- 八风台:传说中的一种用来观察天气变化的台子,可能与风水有关。
- 液汤:指用特殊方法制成的酒水。
- 五梁禾:指五种不同的谷物。
- 黄帝谷仙之术:指通过某种方式达到长生不老的方法。
- 黄门郎:指宫中的官员。
- 《传》:指关于这些活动的记录或解释。
赏析: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王莽时期对宗教仪式的重视和迷信行为的盛行。文章首先描述了王莽如何建立官方的宗庙和社神崇拜,然后提到在汉朝初期已经建立了官方的社神祠,但后来并未设立官方的稷神祠。接着,文中详细介绍了王莽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而进行的宗教活动和迷信行为,如建造风台、种植五梁谷等。最后,文中通过王莽的诏书表达了他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仙人的观点。整体来看,这段文字展示了王莽时期人们对宗教和迷信的极度重视和盲目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