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室为清庙,曰离宫、阁道。汉中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梁。王梁策马,车骑满野。旁有八星,绝汉,曰天横。天横旁,江星。江星动,以人涉水。
杵、臼四星,在危南。匏瓜,有青黑星守之,鱼盐贵。
南斗为庙,其北建星。建星者,旗也。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在星,上将;左,左将:右,右将。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
岁星曰东方,春,木;于人五常,仁也;五事,貌也。仁亏貌失,逆春令,伤木气,罚见岁星。岁星所在,国不可伐,可以伐人。超舍而前为赢,退舍为缩。赢,其国有兵不复;缩,其国有忧,其将死,国倾败。所去,失地;所之,得地。一曰,当居不居,国亡;所之,国昌;已居之,又东西去之,国凶,不可举事用兵,安静中度,吉。出入不当其次,必有天祅见其舍也。
诗句
汉书 · 志 · 天文志
营室为清庙,曰离宫、阁道。汉中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梁。王梁策马,车骑满野。旁有八星,绝汉,曰天横。天横旁,江星。江星动,以人涉水。
译文
在天文学上,营室是祭拜的场所,它被称为“清庙”。在它的周围,还有离宫和阁道。在汉朝的星空图中,有四个明亮的星星,其中两个是天驷,旁边的一颗星叫王梁。王梁象征着骑马,而他的周围布满了车骑,表明他的威仪无处不在。旁边还有八颗星组成了一个三角形,从中间横穿过银河,称为“天横”。在天横的旁边,可以看到一些明亮的星星,这些星星的运动预示着人们可能会涉水。
注释
- 营室: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一颗星,也称为斗柄,通常用来指示方向。
- 清庙:古代用于祭祀的庙宇,这里可能是指祭祀活动或某种神圣的空间。
- 天驷:指的是四颗星组成的一个图案,通常与马匹有关。
- 王梁: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星象或者象征性的人物。
- 江星:即牵牛座的一部分,可能是指河流或水的象征。
- 杵臼:可能是指两颗星星组成的图案,它们可能与农具或谷物加工相关。
- 危南:指的是北斗七星中的第四颗星,也就是天枢。
- 匏瓜:可能是指天仓二星周围的行星,特别是天蝎座附近的星星。
- 青黑星:可能在描述某个星星的颜色或亮度。
- 岁星:指的是木星,在天文学中代表岁星,与时间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 婺女:可能是织女星的别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织女是中国神话中的织云的女子。
- 河鼓:可能是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五颗星之一,也被称为土司空。
- 将:在这里指代星宿的名称,可能与天体的位置和运动有关。
- 仁亏貌失:这可能意味着当一个人失去了仁爱之心,其外貌也随之失去光彩。
- 逆春令:指的是违背春季生长的规律。
- 国不可伐:一个国家不可以轻易发动战争。
- 超舍而前为赢:超逸退让可以带来好运。
- 缩,其国有忧:退缩可以避免国家的忧虑。
- 已居之,又东西去之:如果已经占据了某地,再次改变方向会招致不利的后果。
赏析
《汉书 · 志 · 天文志》是一部记录汉代天文观测成果的文献,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和对自然现象的解释。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如何通过观察星辰来预测天气变化、农业季节等自然现象,并以此来指导人们的生活。诗中所提到的“岁星”、“天驷”等天象,都是古人根据天文观测得出的结论,对于当时的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诗中还涉及到了一些象征性的概念,如“王梁策马”、“车骑满野”,以及各种颜色和形状的星星,这些都是古人对自然界的一种想象和解读,体现了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