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星赢而东南。《石氏》“见彗星”,《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彗,本类星,末类彗,长二丈”。赢东北,《石氏》“见觉星”,《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天C964,本类星,末锐,长四尺。”缩西南,《石氏》“见EF67云,如牛”,《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天枪,左右锐,长数丈”。缩西北,《石氏》“见枪云,如马”,《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天EF67,本类星,末锐,长数丈”。《石氏》“枪、EF67、C964、彗异状,其殃一也,必有破国乱君,伏死其辜,余殃不尽,为旱、凶、饥、暴疾”。至日行一尺,出二十余日乃入,《甘氏》“其国凶,不可举事用兵”。出而易,“所当之国,是受其殃”。又曰“祅星,不出三年,其下有军,及失地,若国君丧”。
【译文】
岁星运行至东方偏南方向。石氏《天文志》说:“见到彗星”,甘氏《天文志》说:“不出三个月就会生彗,本类星,末类彗,长二丈”。岁星向东北方运行,石氏《天文志》说:“见到觉星”,甘氏《天文志》说:“不出三个月就会生天枪,本类星,末锐,长四尺。”岁星向西南方向运行,石氏《天文志》说:“见到EF67云,像牛”,甘氏《天文志》说:“不出三个月就会生天E964云,本类星,末锐,长数丈”。石氏《天文志》说:“枪、E964、C964、彗异状,其殃一也,必有破国乱君,伏死其辜,余殃不尽,为旱、凶、饥、暴疾”。到运行到正南方时,运行速度减慢,每运行一尺,大约需二十几天才回到北方。石氏《天文志》说:“其国不吉,不可举事用兵”。岁星在南方易行,“所当之国,是受其殃”。甘氏《天文志》说:“祅星,不出三年,其下有军,及失地,若国君丧”。
【注释】
- 岁星:指木星,古代天文学中以它来观测季节和方位的变化。
- 《石氏》:即石氏《天文志》,石渠侯赵充国所辑的天文书籍。
- 《甘氏》:即甘氏《天文志》,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甘德所辑的天文书籍。《汉书·律历志》中引用过甘氏《天文志》的内容。
- 赢东北:岁星在东方偏南方向运行。
- 本类星:指木星本身。
- 末类彗:指木星旁边出现的一颗彗星。
- 出二十余日乃入:《甘氏》记载,如果彗星出现后不消失,那么该年的灾害就不止于旱灾,还会发生饥荒、暴病等灾害。
- 出而易:岁星在南方容易运行。
- 所当之国:指岁星经过的地方。
- 祅星:指灾星,古代认为它是不祥之物。
- 三年:古时候以三年为一个周期。
【赏析】
这首诗主要叙述了岁星在不同方位运行时,给当地带来的不同影响和灾难。通过对岁星运行方向的描述,以及根据岁星的移动情况对国家安危的预示,展现了古人对天文现象与自然规律之间联系的重视。同时通过具体的历史事实(如岁星出现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国家的预兆),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天文现象的关注以及对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此外,诗中也体现了古人对于天文知识的应用和解读,以及对天文现象与人类生活紧密关联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