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出而留桑榆间,病其下国。上而疾,未尽期日过参天,病其对国。太白经天,天下革,民更王,是为乱纪,人民流亡。昼见与日争明,强国弱,小国强,女主昌。

太白,兵象也。出而高,用兵深吉浅凶;埤,浅吉深凶。行疾,用兵疾吉迟凶;行迟,用兵迟吉疾凶。角,敢战吉,不敢战凶;击角所指吉,逆之凶。进退左右,用兵进退左右吉,静凶。圜以静,用兵静吉EE50凶。出则兵出,入则兵入。象太白吉,反之凶。赤角,战。

太白者,犹军也,而荧惑,忧也。故荧惑从太白,军忧;离之,军舒。出太白之阴,有分军;出其阳,有偏将之战。当其行,太白还之,破军杀将。

辰星,杀伐之气,战斗之象也。与太白俱出东方,皆赤而角,夷狄败,中国胜;与太白俱出西方,皆赤而角,中国败,夷狄胜。

“太白出而留桑榆间,病其下国。上而疾,未尽期日过参天,病其对国。太白经天,天下革,民更王,是为乱纪,人民流亡。昼见与日争明,强国弱,小国强,女主昌。
太白,兵象也。出而高,用兵深吉浅凶;埤,浅吉深凶。行疾,用兵疾吉迟凶;行迟,用兵迟吉疾凶。角,敢战吉,不敢战凶;击角所指吉,逆之凶。进退左右,用兵进退左右吉,静凶。圜以静,用兵静吉EE50凶。出则兵出,入则兵入。象太白吉,反之凶。赤角,战。
太白者,犹军也,而荧惑,忧也。故荧惑从太白,军忧;离之,军舒。出太白之阴,有分军;出其阳,有偏将之战。当其行,太白还之,破军杀将。”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这段文本并非直接来自《汉书·志·天文志》,而更像是一段古代的占星术解读或类似内容的文献片段。在现代学术语境中,这段文字可能属于《汉书》的某一部分,但具体内容和出处无法确定。《汉书》是中国西汉时期的一部历史文献,由班固编撰,记载了东汉以前的历史。

接下来是逐句翻译:
“太白星出而停留于桑榆之间,预示着它下面的国家将会受到损害。”这里的“太白星”指的是金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病其下国”,意味着金星的出现预示其下面的国家可能会遭受不幸。

“太白星向上而行,速度很快,预示着战争的深入,这在战争早期阶段是吉利的;如果行军较慢,则预示战争的后期是凶兆。”这句话中的“速”和“慢”分别代表了军事行动的迅速和迟缓。“浅吉深凶”、“迟吉疾凶”等表达方式反映了不同行军速度与军事进展之间的关系。

“太白星的形状像角,代表勇敢作战,这是吉利的;如果太白星出现则表示怯战,这是凶兆。”这段话讨论了金星形状(角)与军事行动勇气之间的关联。

“太白星的出现象征着战事即将到来,或者已经发生了。”这里的关键词是“来”,暗示战争的发生或临近。

“金星的位置在白天与太阳相争,表明强国可能变得衰弱,而小国可能变得强大,女性统治者可能会取得优势。”这部分讨论了金星位置的变化对国家强弱和女性权力的影响。

最后的部分涉及金星与火星(荧惑)的关系:“火星与金星同时出现在东方表示赤色且呈角状,显示夷狄败退,中国胜;同时出现在西方则相反,显示中国败退,夷狄胜。”这里强调了金星与火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和颜色对于国家兴衰的指示作用。

这段文本提供了关于金星(太白星)作为战争前兆和象征的一系列解释和预言。这些内容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天文观测、占星术以及对于战争和权力关系的理解和解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