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四月,有星孛于天纪,至织女。占曰:“织女有女变,天幻为地震。”至四年十月而地动,其后陈皇后废。
六年,荧惑守舆鬼。占曰:“为火变,有丧。”是岁高园有火灾,窦太后崩。
元光元年六月,客星见于房。占曰:“为兵起。”其二年十一月,单于将十万骑入武州,汉遣兵三十余万以待之。
元光中,天星尽摇,上以问候星者。对曰:“星摇者,民劳也。”后伐四夷,百姓劳于兵革。
元鼎五年,太白入于天苑。占曰:“将以马起兵也。”一曰:“马将以军而死耗。”其后以天马故诛大宛,马大死于军。
元鼎中,劳惑守南斗。占曰:“荧惑所守,为乱贼丧兵;守之久,其国绝祀。南斗,越分也。”其后越相吕嘉杀其王及太后,汉兵诛之,灭其国。
元封中,星孛于河戍,占曰:“南戍为越门,北戍为胡门。”其后汉兵击拔朝鲜,以为乐浪、玄菟郡。朝鲜在海中,越之象也;居北方,胡之域也。
《汉书·天文志》是东汉时期(公元25年~公元220年)非常重要的历史著作。它由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记录了西汉王朝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断代史。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诗: 三年四月,有星孛于天纪,至织女。占曰:“织女有女变,天幻为地震。”至四年十月而地动,其后陈皇后废。
- 注释: “三年四月”指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有星孛于天纪”指的是天上出现了一颗异常的星星,“至织女”指的是这颗星星最终来到了织女星。
译文: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天空中出现了一颗异常的星星,这颗星星最后来到了织女星,并预示着地震的发生。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颗异常的星星在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出现在天纪星,后来这颗星星移动至织女星,预示地震发生。这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天文现象的解读和预测。
《汉书·天文志》不仅是一部历史文献,也是研究古代天文、历法、占星术的重要资料。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一窥古人对天文现象的观察与解读,以及他们对自然灾害的预测和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