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凤四年九月,客星在紫宫中斗枢极间。占曰:“为兵。”其五年六月,发三辅郡国少年谐北军。五年四月,烛星见奎、娄间。占曰:“有土功,胡人死,边城和”。其六年正月,筑辽东、玄菟城。二月,度辽将军范明支击乌桓还。
元平元年正月庚子,日出时有黑云,状如焱风乱鬊,转出西北,东南行,转而西,有顷亡。占曰:“有云如众风,是谓风师,法有大兵”。其后兵起乌孙,五将征匈奴。
二月甲申,晨有大星如月,有众星随而西行。乙酉,牂云如狗,赤色,长尾三枚,夹汉西行。大星如月,大臣之象,众星随之,众皆随从也。天文以东行为顺,西行为逆,此大臣欲行权以安社稷。占曰:“太白散为天狗,为卒起。卒起见,祸无时,臣运柄。牂云为乱君。”到其四月,昌邑王贺行淫辟,立二十七日,大将军霍光白皇太后废贺。
诗句:元凤四年九月,客星在紫宫中斗枢极间;占曰:“为兵。”其五年六月,发三辅郡国少年谐北军。
译文:元风四年九月,有一颗客星位于紫宫的北斗柄与极之间。占卜预示这是战争的征兆。元凤五年六月,征召了三辅地区的郡县和边疆的士兵入京。
注释:紫宫:古代对帝王居所的称呼,象征尊贵。斗枢极间:即北斗柄与极之间,是古人用来划分方位的标志。占曰:“为兵”:根据天象进行占卜,认为会有战争发生。发三辅郡国少年谐北军:征召三辅(今西安附近的地区)以及北方边远地区的年轻男子入京城长安的军队中服役。谐:应募。北军:指驻扎在长安的禁卫军或边防军。
赏析:此诗反映了西汉时期人们对天文现象的重视以及对政治局势的敏锐观察。通过天文现象的预测,古人试图从中寻找王朝兴衰的征兆,并依此制定国家政策。这种基于天象预测的政治决策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诗中通过具体的历法数据来展示天文与政治的关联,反映出汉代社会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