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成公十六年“正月,雨,木冰”。刘歆以为上阳施不下通,下阴施不上达,故雨,而木为之冰,雰气寒,木不曲直也。刘向以为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木者少阳,贵臣卿大夫之象也。此人将有害,则阴气胁木,木先寒,故得雨而冰也。是时,叔孙乔如出奔,公子偃诛死。一曰,时晋执季孙行父,又执公,此执辱之异。或曰,今之长老名木冰为“木介”。介者,甲。甲,兵象也。是岁晋有DBB3陵之战,楚王伤目而败。属常雨也。

传曰:“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以妻,则火不炎上。”

说曰:火,南方,扬光辉为明者也。其于王者,南面乡明而治。《书》云:“知人则哲,能官人。”故尧、舜举群贤而命之朝,远四佞而放诸野。孔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矣。”贤佞分别,官人有序,帅由旧章,敬重功勋,殊别适庶,如此则火得其性矣。若乃信道不笃,或耀虚伪,谗夫昌,邪胜正,则火失其性矣。自上而降,及滥炎妄起。灾宗庙,烧宫馆,虽兴师众,弗能救也,是为火不炎上。

# 汉书·志·五行志上    
    
---    
    
**译文**:    
《春秋》成公十六年记载:“正月,下雨,木冰”。刘歆认为这是上阳的阳气不能下达,下阴之气不能上升导致的。刘向则认为是阴气盛而水滞,木是少阳的象征,象征贵臣卿大夫之象,当有不利发生时,就会导致阴气胁迫木,使其先寒,因此得雨而冰。此时期,叔孙乔如出逃,公子偃被杀。又一说,此时晋捉季孙行父和公,这属于对尊贵者的侮辱。或者有人认为,现在的老人将“木冰”称为“木介”,介者,甲也,象征兵象,这一年晋国发生DBB3陵之战,楚王受伤而战败。属常雨也。    
    
传曰:“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以妻,则火不炎上。”    
    
说曰:火,南方,扬光辉为明者也。其于王者,南面乡明而治。《书》云:“知人则哲,能官人。”故尧、舜举群贤而命之朝,远四佞而放诸野。孔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矣。”贤佞分别,官人有序,帅由旧章,敬重功勋,殊别适庶,如此则火得其性矣。若乃信道不笃,或耀虚伪,谗夫昌,邪胜正,则火失其性矣。自上而降,及滥炎妄起。灾宗庙,烧宫馆,虽兴师众,弗能救也,是为火不炎上。    
    
---    
    
### 注释    
网页时间是:2023-05-12    
五行志是史书“志”篇目之一。汉班固撰《汉书》始创,五卷。记载日蚀、月蚀、星体变异和各种灾害以及阴阳学说。后历代正史继之。    
    
白话版《汉书》志·五行志上 《易》上说:“上天显示征兆,显出吉凶,圣人就加以观察;黄河出现了图,雒水出现了书,圣人就加以效法。 ”刘歆认为处羲氏继承天命而称王,被授予《河图》,他加以仿效并把它们画了出来,就成了八卦;大禹治理洪水,被 ...    
    
网页时间是:2024-11-11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网页时间是:2022-12-10    
《五行志上》原文《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雒出书,圣人则之。”刘歆以为虙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雒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    

赏析
本文通过引用古籍来阐述五行理论及其在历史中的应用和影响。文中首先概述了《春秋》中的一段故事来展示五行理论的具体应用。然后,详细解读了《汉书·五行志》的内容,强调了五行思想在汉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如何影响政治和社会结构。最后,对五行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其在历史上的应用和影响。整体上,文章展现了五行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以及它在历史变迁中的重要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