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公二十年“五月乙巳,西宫灾”。《穀梁》以为愍公宫也,以谥言之则若疏,故谓之西宫。刘向以为釐立妾母为夫人以入宗庙,故天灾愍宫,若曰,去其卑而亲者,将害宗庙之正礼。董仲舒以为釐娶于楚,而齐媵之,胁公使立以为夫人。西宫者,小寝,夫人之居也。若曰,妾何为此宫!诛去之意也。以天灾之,故大之曰西宫也。《左氏》以为西宫者,公宫也,言西,知有东。东宫,太子所居。言宫,举区皆灾也。
宣公十六年“夏,成周宣榭火”。榭者,所以臧乐器,宣其名也。董仲舒、刘向以为十五年王札子杀召伯、毛伯,天子不能诛。天戒若曰,不能行政令,何以礼乐为而臧之?《左氏经》曰:“成周宣榭火,人火也。人火曰火,天火曰灾。”榭者,讲武之坐星。
成公三年“二月甲子,新宫灾”。《穀梁》以为宣宫,不言谥,恭也。刘向以为时鲁三桓子孙始执国政,宣公欲诛之,恐不能,使大夫公孙归父如晋谋。未反,宣公死。三家谮归父于成公。成公父丧未葬,听谗而逐其父之臣,使奔齐,故天灾宣宫,明不用父命之象也。一曰,三家亲而亡礼,犹宣公杀子赤而立。亡礼而亲,天灾宣庙,欲示去三家也。董仲舒以为成居丧亡哀戚心,数兴兵战伐,故天灾其父庙,示失子道,不能奉宗庙也。一曰,宣杀君而立,不当列于群祖也。
诗句与《汉书志·五行志上》从历史文献中探索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的交织
- 《汉书》成书及作者介绍
- 《汉书》编纂背景
- 班固与《汉书》内容概述
- 《周易》在《汉书》中的引用
- 《周易》对《汉书》的影响
- 《周易》象征意义解析
- 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
- 鲁僖公二十年西宫火灾
- “宣榭火”及其政治含义
- 春秋时期的政治动荡
- 鲁成公十六年新宫灾
- 三家分晋与政治变迁
- 《春秋正义》中对“木冰”的解释
- “木冰”现象解读
- 刘歆与刘向对“木冰”的不同观点
- “木冰”与古代社会
- “木冰”与自然灾害关联
- “木冰”象征的社会变革信号
- 《汉书》对《春秋》事件的反映
- 《汉书》如何继承《春秋》主题
- 《汉书》与《春秋》共同的主题探讨
- 结论
- 《汉书》在历史上的价值与影响
- 通过《汉书》学习古代文化与历史的深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