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三年“五月辛卯,桓、釐宫灾。”董仲舒、刘向以为此二宫不当立,违礼者也。哀公又以季氏之故不用孔子。孔子在陈闻鲁灾,曰:“其桓、B341之宫乎!”以为桓,季氏之所出,釐,使季氏世卿者也。
四年“六月辛丑,毫社灾”。董仲舒、刘向以为亡国之社,所以为戒也。天戒若曰,国将危亡,不用戒矣。《春秋》火灾,屡于定、哀之间,不用圣人而纵骄臣,将以亡国,不明甚也。一曰,天生孔子,非为定、哀也,盖失礼不明,火灾应之,自然象也。
高后元年五月丙申,赵丛台灾。刘向以为,是时吕氏女为赵王后,嫉妒,将为谗口以害赵王。王不寤焉,卒见幽杀。
惠帝四年十月乙亥,未央宫凌室灾;丙子,织室灾。刘向以为元年吕太后杀赵王如意,残戮其母戚夫人。是岁十月壬寅,太后立帝姊鲁元公主女为皇后。其乙亥,凌室灾。明日,织室灾。凌室所以供养饮食,织室所以奉宗庙衣服,与《春秋》御廪同义。天戒若曰,皇后亡奉宗庙之德,将绝祭祀。其后,皇后亡子,后宫美人有男,太后使皇后名之,而杀其母。惠帝崩,嗣子立,有怨言,太后废之,更立吕氏子弘为少帝。赖大臣共诛诸吕而立文帝,惠后幽废。
哀公三年“五月辛卯,桓、釐宫灾。”董仲舒、刘向认为这二座宫殿不应设立,是违背礼义的。哀公因季氏之故未采用孔子的建议。孔子在陈国听闻鲁国的火灾后说:“这是桓公或釐公的宫室吧!”他认为桓公与季氏有关,因为釐公使季氏世代为卿。
```plaintext
哀公三年 “五月辛卯,桓、厘宫灾。董仲舒、刘向:桓、厘宫不当立,违礼者也。哀公不用孔子。孔子闻鲁灾,曰:‘其桓、B341之宫乎!’ 以为桓公、釐公之所出也。”
哀公四年“六月辛丑,毫社灾。董仲舒、刘向:亡国之社,所以为戒也。天戒若曰,国将危亡,不用戒矣。《春秋》火灾,屡于定、哀之间,不用圣人而纵骄臣,将以亡国,不明甚也。一曰:天生孔子,非为定、哀也,盖失礼不明,火灾应之,自然象也。”
哀公四年 “六月辛丑,毫社灾。董仲舒、刘向:亡国之社,所以为戒也。天戒若曰,国将危亡,不用戒矣。《春秋》火灾,屡于定、哀之间,不用圣人而纵骄臣,将以亡国,不明甚也。一曰:天生孔子,非为定、哀也,盖失礼不明,火灾应之,自然象也。”
高后元年五月丙申,赵丛台灾。刘向:时吕氏女为赵王后,嫉妒,将为谗口以害赵王。王不寤焉,卒见幽杀。
高后元年五月丙申,赵丛台灾。刘向:时吕氏女为赵王后,嫉妒,将为谗口以害赵王。王不寤焉,卒见幽杀。
惠帝四年十月乙亥,未央宫凌室灾;丙子,织室灾。刘向:惠后杀赵王如意,残戮其母戚夫人。是岁十月壬寅,太后立帝姊鲁元公主女为皇后。乙亥,凌室灾。明日,织室灾。凌室所以供养饮食,织室所以奉宗庙衣服。 与《春秋》御廪同义。天戒若曰,皇后无奉宗庙之德,将绝祭祀。其后,皇后无子,后宫美人有男,太后使皇后名之,而杀其母。惠帝崩,嗣子立,有怨言,太后废之,更立吕氏子弘为少帝。赖大臣共诛诸吕而立文帝,惠后幽废。
惠帝四年十月乙亥,未央宫凌室灾;丙子,织室灾。刘向:未央宫凌室所以供养饮食,织室所以奉宗庙衣服。 与《春秋》御廪同义。天戒若曰,皇后无奉宗庙之德,将绝祭祀。其后,皇后无子,后宫美人有男,太后使皇后名之,而杀其母。惠帝崩,嗣子立,有怨言,太后废之,更立吕氏子弘为少帝。赖大臣共诛诸吕而立文帝,惠后幽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