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帝建始元年正月乙丑,皇考庙灾。初,宣帝为昭帝后而立父庙,于礼不正。是时,大将军王凤颛权擅朝,甚于田分,将害国家,故天于元年正月而见象也。其后浸盛,五将世权,遂以亡道。
鸿嘉三年八月乙卯,孝景庙北阙灾。十一月甲寅,许皇后废。
永始元年正月癸丑,大官凌室灾。戊午,戾后园南阙灾。是时,赵飞燕大幸,许后既废,上将立之,故天见象于凌室,与惠帝四年同应。戾后,卫太子妾,遭巫蛊之祸,宣帝既立,追加尊号,于礼不正。又戾后起于微贱,与赵氏同应。天戒若曰,微贱亡德之人不可以奉宗庙,将绝祭祀,有凶恶之祸至。其六月丙寅,赵皇后遂立,姊妹骄妒,贼害皇子,卒皆受诛。
永始四年四月癸未,长乐宫临华殿及未央宫东司马门灾。六月甲午,孝文霸陵园东阙南方灾。长乐宫,成帝母王太后之所居也。未央宫,帝所居也。霸陵,太宗盛德园也。是时,太后三弟相续秉政,举宗居位,充塞朝廷,两宫亲属将害国家,故天象仍见。明年,成都侯商薨,弟曲阳侯根代为大司马秉政。后四年,根乞骸骨,荐兄子新都侯莽自代,遂覆国焉。
《汉书·五行志上》是班固所著的史书《汉书》中的一篇,专门记述了日蚀、月蚀、星体变异以及各种自然灾害。该篇内容涉及汉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天文现象,反映了汉代人对自然现象与国家政治之间联系的理解与看法。
关于成帝建始元年正月乙丑日皇考庙发生的火灾,这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宣帝作为昭帝的后嗣建立了自己的祠堂,按照礼仪并不恰当,而大将军王凤则在权力上独揽朝政,其行为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稳定。这种天象的出现可能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大的动荡。
鸿嘉三年八月乙卯日孝景庙北阙发生火灾,同年十一月甲寅日许皇后被废。《汉书·五行志上》认为这一灾异与赵飞燕大幸、许皇后被废有关,暗示着宫廷内部的纷争可能导致国家动荡。
永始元年正月癸丑日的大官凌室发生火灾,戊午日戾后园南阙同样发生火灾。此时赵飞燕得到了皇帝的宠爱,而许皇后已经失宠,皇帝打算重新立她,因此天上出现了相应的征兆。同时,戾后(赵飞燕)出身于微贱之家,与赵氏家族的命运相似,预示了她可能会面临灾难。
永始四年四月癸未日长乐宫临华殿及未央宫东司马门发生火灾,六月甲午日霸陵园东阙南方也发生了火灾。这些灾异的发生与太后三弟相继掌权、满朝都是她的同党,以及两宫亲属可能危害国家有关。
成都侯商薨,曲阳侯根代为大司马并掌权,四年后根乞骸骨,推荐其兄子新都侯莽自代。这一系列事件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覆灭。
《汉书·五行志上》通过对一系列灾异事件的记录和分析,展示了汉代社会的政治斗争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政治动态,以及古代人们对于天象的解释和应对策略。这些历史文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