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后五年六月,齐雍城门外有狗生角。先是,帝兄齐悼惠王亡后,帝分齐地,立其庶子七人皆为王。兄弟并强,有炕阳心,故犬祸见也。犬守御,角兵象,在前而上乡者也。犬不当主角,犹诸侯不当举兵乡京师也。天之戒人蚤矣,诸侯不寤。后六年,吴、楚畔,济南、胶西、胶东三国应之,举兵至齐。齐王犹与城守,三国围之。会汉破吴、楚,因诛四王。故天狗下梁而吴、楚攻梁,狗生角于齐而三国围齐。汉卒破吴、楚于梁,诛四王于齐。京房《易传》曰:“执政失,下将害之,厥妖狗生角。君子苟免,小人陷之,厥妖狗生角。”

景帝三年二月,邯郸狗与彘交。悖乱之气,近犬豕之祸也。是时,赵王遂悖乱,与吴、楚谋为逆,遣使匈奴求助兵,卒伏其辜。犬,兵革失众之占;豕,北方匈奴之象。逆言失听,交于异类,以生害也。京房《易传》曰:“夫妇不严,厥妖狗与豕交。兹谓反德,国有兵革。”

诗句:

汉史志五行,帝失五事之序,犬见角兵象。    

译文:

汉书中记录着关于五行的记载,其中提到帝王失去了五事的秩序,导致出现了狗出现角和兵象的现象。

注释:

  • 经曰:“羞用五事。 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这里的“经”指的是古代经典著作,即《易传》。《易传》是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规范。在这句话中,“羞用五事”表明帝王应该遵循五德(即五个德行或美德)的次序,但现实中却违背了这个规律。
  • 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描述了五种美德——外貌恭敬、言语顺从、视力敏锐、听力聪敏和思维睿智。
  • 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描述了五种美德——外貌恭敬、言语顺从、视力敏锐、听力聪敏和思维睿智。

赏析:

此诗通过描述汉朝时期的政治现象,揭示了帝王失去五德之序后所带来的灾难。诗中的意象“狗见角兵象”象征着国家将会发生内乱和外患,而“帝兄齐悼惠王亡后”,则暗示了政治上的混乱和兄弟之间的权力斗争。诗中提到的“犬守御,角兵象,在前而上乡者也”,形象地表达了这种不安与危机。同时,诗中还提到了诸侯对京师的威胁,如吴楚两国背叛朝廷,最终导致了汉朝的统一和平定。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古代对于国家治理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事件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