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十月,螽」。时公伐邾取须朐,城郚。
宣公六年「八月,螽」。刘向以为先是时宣伐莒向,后比再如齐,谋伐莱。
十三年「秋,螽」。公孙归父会齐伐莒。
十五年「秋,螽」。宣亡熟岁,数有军旅。
襄公七年「八月,螽」。刘向以为先是襄兴师救陈,滕子、郯子、小邾子皆来朝。夏,城费。
哀公十二年「十二月,螽」。是时哀用田赋。刘向以为春用田赋,冬而螽。
十三年「九月,螽;十二月,螽」。比三螽,虐取于民之效也。刘歆以为周十二月,夏十月也,火星既伏,蛰虫皆毕,天之见变,因物类之宜,不得以螽,是岁再失闰矣。周九月,夏七月,故传曰「火犹西流,司历过也」。
宣公十五年「冬,蝝生」。刘歆以为蝝,铁缨之有翼者,食谷为灾,黑眚也。董仲舒、刘向以为蝝,螟始生也,一曰
汉书·志·五行志中之下
探究天象与人世联系,揭示吉凶征兆
- 前言
- 宣公八年“十月螽”
- 刘向解读与历史事件对应分析
- 宣公六年“八月螽”
- 刘向对历史事件解读
- 公孙归父会齐伐莒
- 刘向对历史事件解读
- 哀公十二年“十二月螽”
- 刘向对历史事件解读
- 哀公十三年“九月螽;十二月螽”
- 周十二月为火星伏蛰期
- 宣公十五年“冬蝝生”
- 刘歆解释蝝象征及预示
- 草妖、蠃虫之孽
- 草妖现象及其影响
- 蠃虫之孽现象及其原因
- 羊祸现象及其后果
- 目疴现象及其影响
- 赤眚赤祥预兆
- 赤眚赤祥含义解析
- 历史事件与赤眚赤祥关系探讨
- 赤眚赤祥对未来预测作用
- 星象与国家兴衰
- 列宿不见象征
- 众星陨坠象征
- 夜中象征中国命运
- 夜中与中国命运关联
- 历史解读与现实对照
- 宣公八年“十月螽”历史背景
- 宣公六年“八月螽”历史事件
- 公孙归父会齐伐莒历史意义
- 哀公十二年“十二月螽”历史背景
- 文献记载与历史考证
- 《汉书》五行志文献价值
- 历史事件文献记录
- 刘向与刘歆文献对比研究
- 结论
- 总结历史现象预示作用
- 总结文献记载重要性
-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