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曰,秦武王三年渭水赤者三日,昭王三十四年渭水又赤三日。刘向以为近火沴水也。秦连相坐之法,弃灰于道者黥,罔密而刑虐,加以武伐横出,残贼邻国,至于变乱五行,气色谬乱。天戒若曰,勿为刻急,将致败亡。秦遂不改,至始皇灭六国,二世而亡。昔三代居三河,河洛出图书,秦居渭阳,而渭水数赤,瑞异应德之效也。京房易传曰:「君湎于酒,淫于色,贤人潜,国家危,厥异流水赤也。」
【赏析】
此文是一篇关于秦朝灭亡的预言。刘向认为,秦国连年征战,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天降灾异以示警戒。文章从五行相克的角度分析了秦朝灭亡的原因。
- 诗句:
汉书 · 志 · 五行志中之下
- 译文:
汉朝的《汉书》记载,秦武王三年,渭水出现赤色,持续三日后消失;昭王三十四年又出现赤色三天。刘向认为这是火气侵扰了水气。秦国实行连坐法,在路上丢弃灰烬的人会被处以黥刑,法律严密而刑罚严酷,再加上频繁的军事行动,残害邻国,以至于五行之气错乱。天象警告人们,不要过于急躁,否则将会招致败亡。秦国最终没有改过,终于在秦始皇灭掉六国之后灭亡。
- 注释:
- 《汉书》:汉朝的史书,简称“汉史”,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 五行志:记录五行(金、木、水、火、土)相关的吉凶征兆和变化。
- 渭水:黄河的支流,位于今天的陕西渭南一带。
- 昭王:即秦昭襄王,名稷,战国时期秦国的君主之一。
- 京房:汉代著名易学家,其易学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 赏析:
此文通过天象的变化预示未来,警示秦朝统治者应避免过于急躁的行为,以免招致灾难。文章采用了历史事实作为依据,具有很高的说服力。同时,作者还引用了京房的易学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得文章更具权威性。此外,文章还通过对秦国连年征战、横征暴敛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