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谷永以为:“河,中国之经渎,圣王兴则出图书,王道废则竭绝。今溃溢横流,漂没陵阜,异之大者也。修政以应之,灾变自除。”是时,李寻、解光亦言:“阴气盛则水为之长,故一日之间。昼减夜增,江河满溢,所谓水不润下,虽常于卑下之地,犹日月变见于朔望,明天道有因而作也。众庶见王延世蒙重赏,竞言便巧,不可用。议者常欲求索九河故迹而穿之,今因其自决,可且勿塞,以观水势。河欲居之,当稍自成川,跳出沙土,然后顺天心而图之,必有成功,而用财力寡。”于是遂止不塞。满昌、师丹等数言百姓可哀,上数遣使者处业振赡之。
哀帝初,平当使领河堤,奏言:“九河今皆寘灭,按经义治水,有决河深川,而无堤防雍塞之文。河从魏郡以东,北多溢决,水迹难以分明。四海之众不可诬,宜博求能浚川疏河者。”下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请部刺史、三辅、三河、弘农太守举吏民能者,莫有应书。待诏贾让奏言:
诗句:
1 先是,谷永以为:“河,中国之经渎,圣王兴则出图书,王道废则竭绝。”
- 注释: “先前”是时间上的描述。“河”指的是黄河。“中国之经渎”指的是黄河是中国的重要河流之一。“圣王兴则出图书”是指圣明的君主出现时会发布治国的诏书和文献。“王道废则竭绝”是指当政治腐败时,黄河的水位会下降直至干涸。
- 此时,李寻、解光亦言:“阴气盛则水为之长,故一日之间昼减夜增。”
- 注释: “此时”是时间上的描述。“阴气盛则水为之长”是指阴气充足时,河水上涨。“故一日之间”是指一天之内。“昼减夜增”是指在白天河水减少,到了夜晚河水增加。
- 江河满溢,漂没陵阜,异之大者也。
- 注释: “江河满溢,漂没陵阜”描述了黄河的泛滥情况。“异之大者也”表示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且异常。
- 修政以应之,灾变自除。
- 注释: “修政以应之”是指通过治理政治来应对自然灾害。“灾变自除”是指灾害自然消失。
- 今因其自决,可且勿塞,以观水势。
- 注释: “今因其自决”是指黄河的水自行流走。“可且勿塞,以观水势”是指不要堵塞,以便观察河水流动的情况。
- 河欲居之,当稍自成川,跳出沙土,然后顺天心而图之,必有成功,而用财力寡。
- 注释: “河欲居之”是指希望黄河能够稳定下来。“当稍自成川”是指黄河应该自行形成河流。“跳出沙土”是指黄河会从沙土中流走。“然后顺天心而图之”是指按照自然的规律来进行规划。“必有成功,而用财力寡”是指通过自然的规律进行治理,不需要太多的人力和财力。
- 于是遂止不塞。
- 注释: “于是遂止不塞”是指最终决定不继续修建堤坝。
- 满昌、师丹等数言百姓可哀,上数遣使者处业振赡之。
- 注释: “满昌、师丹等数言百姓可哀”是指满昌和师丹等人多次提到百姓的苦难。“上数遣使者处业振赡之”是指皇帝多次派遣使者去赈济和帮助百姓。
- 哀帝初,平当使领河堤,奏言:“九河今皆寘灭,按经义治水,有决河深川,而无堤防雍塞之文。河从魏郡以东,北多溢决,水迹难以分明。四海之众不可诬,宜博求能浚川疏河者。”
- 注释: “哀帝初”是指哀帝即位之初。“平当使领河堤”是指平当被任命为河堤的负责人。“奏言”是指上奏陈述自己的意见。“九河今皆寘灭”是指九条河流已经消失。“按经义治水”是指根据古代的经典来治理水患。“有决河深川,而无堤防雍塞之文”是指虽然有决堤和洪水泛滥的情况,却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来阻止或堵塞这些情况。“河从魏郡以东,北多溢决,水迹难以分明”是指黄河在魏郡以东地区经常溢出并泛滥,水流的痕迹很难看清楚。“四海之众不可诬”是指全国的民众不可以欺骗。“宜博求能浚川疏河者”是指应该广泛寻找有能力疏通河道的人。
译文:
先前,谷永认为:“黄河是中国的重要河流之一,圣明的君主出现时会发布治国的诏书和文献。当政治腐败时,黄河的水位会下降直至干涸。”此时,李寻、解光也说:“阴气充足时,河水上涨。所以一天之内,白天水量减少夜间水量增加。”江河泛滥,淹没了丘陵,这是异常的现象。通过治理政治来应对自然灾害。如今,黄河自行流出,可以暂且不去堵塞它,以观察它的水流情况。黄河想要定居下来,应该会自行形成河流,跳出沙土,然后再根据自然的规律进行治理,一定会取得成功,而使用的人力和财力都会很少。因此决定不继续修建堤坝。满昌、师丹等人多次提到百姓的苦难,皇帝多次派遣使者去赈济和帮助百姓。哀帝初期,平当被任命为河堤的负责人,他上奏说:“九条河流现在已经消失。根据古代的经典来治理水患,有决堤和洪水泛滥的情况,但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来阻止或堵塞这些情况。黄河从魏郡以东地区经常溢出并泛滥,水流的痕迹很难看清楚。全国的民众不可以欺骗。应该广泛寻找有能力疏通河道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如何治理黄河的论述。作者首先提出了一些关于黄河的问题,比如河水泛滥、水位下降等。接着,作者提出通过治理政治来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最后,作者强调了要尊重自然的规律,不要轻易堵塞河流,而是要观察和理解它的发展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理黄河。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逻辑清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