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春,信复与胡骑入居参合。汉使柴将军击之,遗信书曰:“陛下宽仁,诸侯虽有叛亡,而后归,辄复故位号,不诛也。大王所知。今王以败亡走胡,非有大罪,急自归。”信报曰:“陛下擢仆闾巷,南面称孤,此仆之幸也。荥阳之事,仆不能死,囚于项籍,此一罪也。寇攻马邑,仆不能坚守,以城降之,此二罪也。今为反寇,将兵与将军争一旦之命,此三罪也。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仆有三罪,而欲求活,此伍子胥所以偾于吴世也。今仆亡匿山谷间,旦暮乞貣蛮夷,仆之思归,如痿人不忘起,盲者不忘视,势不可耳。”遂战。柴将军屠参合,斩信。
信之入匈奴,与太子俱,及至穨当城,生子,因名曰穨当。韩太子亦生子婴”至孝文时,穨当及婴率其众降。汉封穨当为弓高侯,婴为襄城侯。吴、楚反时,弓高侯功冠诸将。传子至孙,孙无子,国绝。婴孙以不敬失侯。穨当孽孙嫣,贵幸,名显当世。嫣弟说,以校尉击匈奴,封龙额侯。后坐酎金失侯,复以待诏为横海将军,击破东越,封按道侯。太初中,为游击将军屯五原外列城,还为光禄勋,掘蛊太子宫,为太子所杀。子兴嗣,坐巫蛊诛。上曰:“游击将军死事,无论坐者。”乃复封兴弟增为龙额侯。增少为郎,诸曹、侍中、光禄大夫,昭帝时至前将军,与大将军霍光定策立宣帝,益封千户。本始二年,五将征匈奴,增将三万骑出云中,斩首百余级,至期而还。神爵元年,代张安世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增世贵,幼为忠臣,事三主,重于朝廷。为人宽和自守,以温颜逊辞承上接下,无所失意,保身固宠,不能有所建明。五凤二年薨,谥曰安侯。子宝嗣,亡子,国除。成帝时,继功臣后,封增兄子岑为龙额侯,薨,子持弓嗣。王莽败,乃绝。
《汉书·传·魏豹田儋韩王信传》赏析
《汉书·传·魏豹田儋韩王信传》是班固为记录秦汉之际的历史人物所写,其中魏豹、田儋、韩王信三人的传记,为我们揭示了六国贵族后裔在乱世中的生存与奋斗。
魏豹原是魏国的公子,其兄魏咎被封为宁陵君。当秦灭魏后,魏咎被废为庶人,而魏豹则成为陈胜之众的一员。他们的故事开始于秦末民变时期,随着陈胜吴广起义的浪潮,魏豹也投身其中。在楚汉相争的舞台上,他跟随项羽并最终被封为西魏王,但最终未能逃脱悲剧的命运。他的一生充满了从贵族到平民,再至牺牲者的变迁。
田儋和韩王信则是两位更为传奇人物的缩影。田儋本是齐国贵族,在秦末乱世中逃亡至燕地,后投奔义军,并最终自立为齐王。韩王信则是韩国贵族之子,在楚汉战争期间,随同刘邦征战沙场,最后以忠臣身份被杀。他们的生平展现了战国末期贵族子弟如何在动荡的时代中找到生存之路,以及最终因忠诚或误解而走向不同的道路。
这三位人物的传记不仅仅是历史记载,更是对那个时代人性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反思。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个人的选择和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其命运。正如诗中所描绘:“胡骑入参合,汉使问柴何。”这不仅是对当时局势的描述,也是对这些历史人物性格与抉择的映射。
通过阅读这段历史,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汉朝初期的政治背景及其与战国末期的联系。这些历史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到过去的历史事件,还启发我们思考在现代社会中如何面对困难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