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既亲近,数进见言事,论议亡所避。众畏其口,见之仄目。躬上疏历诋公卿大臣,曰:“方今丞相王嘉健而蓄缩,不可用。御史大夫贾延堕弱不任职。左将军公孙禄、司隶鲍宣皆外有直项之名,内实騃不晓政事。诸曹以下仆修不足数。卒有强弩围城,长戟指阙,陛下谁与备之?如使狂夫嘄謼于东崖,匈奴饮马于渭水,边竟雷动,四野风起,京师虽有武蜂精兵,未有能窥左足而先应者也。军书交驰而辐凑,羽檄重迹而押至,小夫忄耎臣之徒愦眊不知所为。其有犬马之决者,仰药而伏刃,虽加夷灭之诛,何益祸败之至哉!”

躬又言:“秦开郑国渠以富国强兵,今京师土地肥饶,可度地势水泉,广溉灌之利。”天子使躬持节领护三辅都水。躬立表,欲穿长安城,引漕注太仓下以省转输。议不可成,乃止。

”`
诗句:- 躬既亲近,数进见言事,论议亡所避。

  • 众畏其口,见之仄目。
  • 躬上疏历诋公卿大臣,曰:“方今丞相王嘉健而蓄缩,不可用。御史大夫贾延堕弱不任职。左将军公孙禄、司隶鲍宣皆外有直项之名,内实騃不晓政事。诸曹以下仆修不足数。卒有强弩围城,长戟指阙,陛下谁与备之?如使狂夫嘄謼于东崖,匈奴饮马于渭水,边竟雷动,四野风起,京师虽有武蜂精兵,未有能窥左足而先应者也。军书交驰而辐凑,羽檄重迹而押至,小夫忄耎臣之徒愦眊不知所为。其有犬马之决者,仰药而伏刃,虽加夷灭之诛,何益祸败之至哉!”
  • 躬又言:“秦开郑国渠以富国强兵,今京师土地肥饶,可度地势水泉,广溉灌之利。”天子使躬持节领护三辅都水。躬立表,欲穿长安城,引漕注太仓下以省转输。议不可成,乃止。

译文:

  • 蒯彻在朝廷中逐渐受到信任和亲近,多次上书直言进谏,无所顾忌地讨论国家大事。
  • 众人害怕他的言辞犀利,看见他就低下头。蒯彻上疏历数公卿大臣的过失,说:“现在丞相王嘉虽然身体强健但意志萎缩,不能胜任重任;御史大夫贾延软弱无能,不能履行职责;左将军公孙禄、司隶鲍宣表面强硬但实际上糊涂不明事理;其他官员也大多平庸,一旦强敌包围京城,长枪指向宫阙,皇上将依靠谁来抵御呢?如果让疯子在东边大喊大叫,匈奴人饮马于渭水,边境骚动,四方响应,即使京师有精锐的士兵,也没有能率先反应的。军情紧急时文书交驰,急报飞递而至,即使是粗心大意的小官百姓也无法应对。即使有人有像狼狗一样决断的勇气,也会仰药自尽或举刀自杀,即使因此被诛杀也无济于事,只会加速灾祸的到来啊!”
  • 蒯彻又说:“从前秦国修建郑国渠以富国强兵,现在我们的京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可以依据地形地势引水灌溉,发展灌溉农业。“天子派遣蒯彻持符节统领守护三辅地区的水利工作。蒯彻立下木桩想要挖掘长安城,以便直接从城内引水上至仓库,减少转运的麻烦。但因计划不被接受而作罢。

注释:

  • 躬: 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大臣蒯彻(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35年),字仲舒,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他是一位著名的儒家学者,也是一位直言敢谏的政治家。
  • 数: 多次的意思。
  • 嘄謼: 大声叫嚷。
  • 方今: 当前。
  • 丞相: 此指汉朝宰相职位。
  • 太仓: 古代皇家粮仓。
  • 劗: 砍断,引申为凿穿。
  • 强弩: 强劲的弓弩。
  • 投: 投送,运送。
  • 夷灭: 消灭,灭亡。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蒯彻对当时朝政的不满以及对治国理念的坚持。他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当时的一些政治人物和行为,表达了自己对于加强国防、改善民生等方面的迫切期望。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蒯彻的直言勇气和智慧,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矛盾和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