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仁爱士卒,士卒皆争为死。迁齐相,徒为吴相。辞行,种谓盎曰:“吴王骄日久,国多奸,今丝欲刻治,彼不上书告君,则利剑刺君矣。南方卑湿,丝能日饮,亡何,说王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脱。”盎用种之计,吴王厚遇盎。
盎告归,道逢丞相申屠嘉,下车拜谒,丞相从车上谢。盎还,愧其吏,乃之丞相舍上谒,求见丞相。丞相良久乃见。因跪曰:“愿请间。”丞相曰:“使君所言公事,之曹与长史掾议之,吾且奏之;则私,吾不受私语。”盎即起说曰:“君为相,自度孰与陈平、绛侯?”丞相曰:“不如。”盎曰:“善,君自谓弗如。夫陈平、绛侯辅翼高帝,定天下,为将相,而诛诸吕,存刘氏;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帅,积功至淮阳守,非有奇计攻城野战之功。且陛下从代来,每朝,郎官者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言不可用,置之;言可采,未尝不称善。何也?欲以致天下贤英士大夫,日闻所不闻,以益圣。而君自闭钳天下之口,而日益愚。夫以圣主责愚相,君受祸不久矣。”丞相乃再拜曰:“嘉鄙人,乃不知,将军幸教。”引与入坐,为上客。
译文
然而爰盎也因为多次直谏,未能长久地在朝中任职。他被调任为陇西都尉,他对士兵充满仁爱,士兵们都愿意为他拼死战斗。随后又被提升为齐相,后因故被贬谪到吴国担任相职。在辞行时,种对爰盎说:“吴王骄傲已久,国内有许多奸臣,现在如果他想治理好国家,他就不会上书告发您;否则,他就会用锋利的剑刺伤您的。而南方地势低湿,您每天都需要饮酒解乏,没有多久,就会劝说吴王背叛朝廷,这样或许还能逃脱。”爰盎采纳了种的建议,吴王因此对爰盎非常器重。
爰盎告老还乡,在路上遇到了丞相申屠嘉,下车向他行礼,申屠嘉从车上回礼。爰盎回去后感到惭愧自己曾经担任过他的属下,于是去丞相府上谒见,请求面见丞相。丞相许久后才见他。他跪拜说:“希望能有一刻时间私下交谈。”丞相说:“您所谈论的事情,我会和长史掾一起讨论后再向皇上汇报;如果您是私下交谈,我不会接受。”爰盎立即起身说道:“您身为丞相,自己估计与陈平、灌婴相比如何?”丞相说:“我不如陈平、灌婴。”爰盎说:“很好,您自认为不如他们。陈平、灌婴辅佐高帝,平定天下,担任将相,诛除诸吕,保全刘氏的基业;而我只是一个负责材官队、蹶张工作的将领,升迁至淮阳守,并没有攻城野战等特殊功绩。况且陛下从代国来到京城,每次上朝时,郎官们上书疏,陛下从未不下辇接旨。他们所说的话虽然不能采纳,但陛下也会置之不理;如果说得可以采纳,陛下从来没有不称赞的。为什么呢?这是为了让天下贤能之士、英杰才俊每天听到不同寻常的言论,来丰富圣明。但是您却紧闭天下之口,使自己越来越愚蠢。以圣明的天子要求一个愚昧的丞相,您受祸的日子不会太久了。”丞相于是再拜说:“我真是浅陋无知,多亏将军指教。”并把他引荐入座,成为贵宾。
注释
- 汉书·传·爰盎晁错传:这是《汉书》中的一个部分,记载了爰盎以及晁错的一些事迹和言论。
- 然:表转折关系,意为“但是”。
- 数直谏:多次直言规劝皇帝。
- 不得久居中:不能长时间留在中央。
- 调为陇西都尉:调动为陇西郡的都尉。
- 仁爱士卒:对士兵充满仁慈和爱心。
- 丝欲刻治:《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郦食其)乃说沛公请立六国后……项王遂不肯遣兵益沛公兵。羽使项伯复定陶围守亚父使者,因从围夺之军。食其尚在,即驰使让让项王曰:‘吾闻汉王遇吾如父子,今事有急,大王固解舍乎!’”这里的“丝”是指项羽的使者范增。
- 欲刻治:想要严厉地治理。
- 彼不上书告君:他们如果不上书告发皇帝,就是不忠。
- 丝能日饮:形容南方地势低湿,人们经常需要饮酒解乏。
- 存刘氏:保存刘氏家族的利益。
- 自度孰与陈平、绛侯:自己估计自己与陈平、周勃相比怎样。
- 大将军:指汉武帝的名号。
- 自闭钳天下之口:紧闭自己的嘴不发言。
- 日益愚:变得越来越愚蠢。
- 欲以致天下贤英士大夫:希望能够得到天下的贤良才智之士。
- 日闻所不闻:每天听取不同寻常的言论。
- 益圣:增加圣明。
- 幸教:承蒙教导。
- 上客:高级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