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既数征匈奴有功,黯言益不用。
始黯列九卿矣,而公孙弘、张汤为小吏。及弘、汤稍贵,与黯同位,黯又非毁弘、汤。已而弘至丞相,封侯,汤御史大夫,黯时丞史皆与同列,或尊用过之。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黯罢,上曰:“人果不可以无学,观汲黯之言,日益甚矣。”
居无何,匈奴浑邪王帅众来降,汉发车二万乘。县官亡钱,从民贳马。民或匿马,马不具。上怒,欲斩长安令。黯曰:“长安令亡罪,独斩臣黯,民乃肯出马。且匈奴畔其主而降汉,徐以县次传之,何至令天下骚动,罢中国,甘心夷狄之人乎!”上默然。后浑邪王至,贾人与市者,坐当死五百余人。黯入,请间,见高门,曰:“夫匈奴攻当路塞,绝和亲,中国举兵诛之,死伤不可胜计,而费以巨万百数。臣愚以为陛下得胡人,皆以为奴婢,赐从军死者家;卤获,因与之,以谢天下,塞百姓之心。今纵不能,浑邪帅数万之众来,虚府库赏赐,发良民侍养,若奉骄子。愚民安知市买长安中而文吏绳以为阑出财物如边关乎?陛下纵不能得匈奴之赢以谢天下,又以微文杀无知者五百余人,臣窃为陛下弗取也。”上弗许,曰:“吾久不闻汲黯之言,今又复妄发矣。”后数月,黯坐小法,会赦,免官。于是黯隐于田园者数年。
诗句:上既数征匈奴有功,黯言益不用。
译文:皇帝已经多次征伐匈奴取得胜利,汲黯的进言越来越少被采纳。
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已经多次征伐匈奴取得胜利,而汲黯的进言越来越少被采纳。这反映了皇帝对汲黯进言的态度,即汲黯的进言已经被逐渐忽视。
赏析:这首诗是班固在《汉书》中关于张冯汲郑传的部分内容。诗人通过这首诗展现了汲黯的性格特点和他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诗中的“上既数征匈奴有功”,描述了皇帝在战争中取得的成就,但随后的“黯言益不用”则指出了汲黯的进言被逐渐忽视的情况。这种对比突出了汲黯的忠心与皇帝的轻忽,也反映了官场上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