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即位,当时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司农。
当时为大吏,戒门下:“客至,亡贵贱亡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性廉,又不治产,卬奉赐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具器食。每朝,候上间说,未尝不言天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诸公为此翕然称郑庄。
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治行者何也?”然当时以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斥臧否。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屈。当时为大司农,任人宾客僦,入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当时在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迁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昆弟以当时故,至二千石者六七人。
《汉书·传·张冯汲郑传》中的诗句及译文如下:
- 诗句翻译:
- “武帝即位,当时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 —— 汉武帝即位后,逐步升迁为鲁国的中尉、济南的太守以及江都的相。
- “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司农。” —— 最终担任了九卿之一的右内史,因与当时的政治局势有关,被贬秩后成为詹事,后来又迁任大司农。
注释说明:
- 汉武帝时期政治变革:汉武帝时期的政策变动和人事调整对汉朝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 晋升与贬职:文中描述了汉武帝时期官员的升降情况,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和权力博弈。
- 政治局势的影响:由于汉武帝的政治策略,许多官员的命运发生了转变,如张冯汲郑等,他们的仕途因此受到影响。
- 张冯汲郑生平概述:
- 张冯汲郑的官职:张冯汲郑在汉武帝时期的官职变动,反映了他们在政治上的起伏。
- 个人品质与性格特点:文中提到了张冯汲郑的个人品质和性格特点,如廉洁、谦逊等。这些特点对他们在官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 政治环境分析:
- 朝政氛围:文中通过描述张冯汲郑的行为和言论反映出当时的政治氛围,即朝廷中存在一种对官员行为的高度期待和严格的监督。
- 皇帝的态度:皇帝对于官员的评价和态度也对官员的命运产生了直接影响。
这段文本不仅展示了汉代官员的升迁与黜免,还揭示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文化特点。它不仅是历史记载的一部分,也是理解汉代官僚制度和宫廷动态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