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年薨。子安王光嗣,初好音乐舆马,晚节遴,唯恐不足于财。四十年薨。子孝王庆忌嗣,三十七年薨。子顷王劲嗣,二十八薨。子文王睃嗣,十八年薨,亡子,国除。哀帝建平三年,复立顷王子睃弟郚乡侯闵为王。王莽时绝。
恭王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
江都易王非以孝景前二年立为汝南王。吴、楚反时,非年十五,有材气,上书自请击吴。景帝赐非将军印,击吴。吴已破,徙王江都,治故吴国,以军功赐天子旗。元光中,匈奴大入汉边,非上书愿击匈奴,上不许。非好气力,治宫馆,招四方豪杰,骄奢甚。二十七年薨,子建嗣。
建为太子时,邯郸人梁蚡持女欲献之易王,建闻其美,私呼之,因留不出。蚡宣言曰:“子乃与其公争妻!”建使人杀蚡。蚡家上书,下廷尉考,会赦,不治。易王薨未葬,建居服舍,召易王所爱美人淖姬等凡十人与奸。建女弟徵臣为盖侯子妇,以易王丧来归,建复与奸。建异母弟定国为淮阳侯,易王最小子也,其母幸立之,具知建事,行钱使男子荼恬上书告建淫乱,不当为后。事下廷尉,廷尉治恬受人钱财为上书,论弃市。建罪不治。后数使使至长安迎徵臣,鲁恭王太后闻之,遗徵臣书曰:“国中口语籍籍,慎无复至江都。”后建使谒者吉请问共太后,太后泣谓吉:“归以吾言谓而王,王前事漫漫,今当自谨,独不闻燕、齐事乎?言吾为而王泣也!吉归,致共太后语,建大怒,击吉,斥之。”
《汉书·传·景十三王传》的解读与赏析
在《汉书》中,汉景帝的儿子们的故事被记录得淋漓尽致,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景十三王传》。这一章节记载了汉景帝的十四个儿子及其后代的历史,涵盖了西汉中期诸侯王的情况。通过此传,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诸侯王的生活面貌和他们的兴衰命运。
江都易王刘非的故事尤为精彩。他初好音乐舆马,但晚年却变得吝啬,唯恐财物不足。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行为和态度给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反映出那些生活在权力顶峰上的人们可能面临的诱惑与挣扎。
江都易王刘非的悲剧也让我们思考权力与财富对人性的影响。《汉书·传·景十三王传》中的这段描述,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即使是在那个相对开明的时代,贵族子弟也难逃权力腐蚀的命运。
从《汉书·传·景十三王传》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个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还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它让我们了解到,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氛围,这些都深深影响着个体的选择和发展。
通过《汉书·传·景十三王传》,我们看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汉代诸侯王群体。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历史的叙述,更是对人性、权力和文化变迁的生动展示。